日期:2023-09-06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783+
你会养生吗?很多人养生都是靠吃各种补品,其实完全不需要,小编告诉你一些养生穴位,让你的身体更健康!
和你最“亲密”的六个养生穴
无论是拔罐、按摩还是针灸必须知道一些养生穴位。那么,哪些穴位跟您最亲密呢?下面为您推荐了和您最亲密的六大养生穴位。
亲密的养生穴位1:太白穴,缓解脚痛
位置: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走一段路后会发现脚部疼痛,回家就脱掉鞋捏捏脚,可有效缓解脚部疼痛。其实,这是因为您按摩刺激了脚掌前面的太白穴,因此会有减痛的效果。
专家指出,刺激太白穴除了用手按摩外,可采用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的方法刺激太白穴,这样刺激穴位的效果更佳。这是因为除了脚部更好使劲外,是取身体左右平衡的原理。身体长得很对称,左右脚、左右手都是两两相对的,就像天平的两边。在按摩时,有意识地用身体的一侧来按摩另一侧,可以更好地调节身体的平衡。
按摩养生亲密的养生穴位2:委中穴,缓解腰背痛
位置: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试试把右手指从后背尽量对左手指尖,再反过来。通过这样交叉,类似搓澡的动作,对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亲密的养生穴位3:阳池穴,保护腕
位置:阳池穴和大陵穴分别在手腕的背面和内面,也就是腕背横纹的中点处。
在中医中,许多穴位是两两相对、互相匹配的。阳池穴和大陵穴就是这样一对穴,都在手腕上,一前一后保护着腕关节。关节是身体当中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尤其是手腕。
打电话时可以按摩这两个穴位:用肩膀夹着话筒,站起来,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坏处,还可以保护手腕。
亲密的养生穴位4:内关穴,改善心脏功能
位置:内关穴位非常好找,在腕横纹上面两横指,我们稍微用点劲,有两个大筋,在两个大筋之间就是内关穴,轻轻按压有一种很酸胀的感觉。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经常按摩内关穴,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按摩内关穴时,可沿着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币侧轮滚动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时。
你会养生吗?很多人养生都是靠吃各种补品,其实完全不需要,小编告诉你一些养生穴位,让你的身体更健康!
和你最“亲密”的六个养生穴
无论是拔罐、按摩还是针灸必须知道一些养生穴位。那么,哪些穴位跟您最亲密呢?下面为您推荐了和您最亲密的六大养生穴位。
亲密的养生穴位1:太白穴,缓解脚痛
位置: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走一段路后会发现脚部疼痛,回家就脱掉鞋捏捏脚,可有效缓解脚部疼痛。其实,这是因为您按摩刺激了脚掌前面的太白穴,因此会有减痛的效果。
专家指出,刺激太白穴除了用手按摩外,可采用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的方法刺激太白穴,这样刺激穴位的效果更佳。这是因为除了脚部更好使劲外,是取身体左右平衡的原理。身体长得很对称,左右脚、左右手都是两两相对的,就像天平的两边。在按摩时,有意识地用身体的一侧来按摩另一侧,可以更好地调节身体的平衡。
按摩养生亲密的养生穴位2:委中穴,缓解腰背痛
位置: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试试把右手指从后背尽量对左手指尖,再反过来。通过这样交叉,类似搓澡的动作,对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亲密的养生穴位5:阴陵泉穴,帮助腿部消肿
位置: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顺着骨头的下方和内侧摸,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
很多中老年人做了一天家务后,会发现自己的小腿肿胀。这是小腿长期在同一姿势下,气血无法顺行而导致的肿胀。这时候要用“小腿消肿穴”阴陵泉。每天在这个穴位刺激3-5分钟,让气血顺利通行。另外,尽可能不要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利于全身的气血循环,避免身体的僵硬。
按摩养生亲密的养生穴位6:曲骨穴,消除前列腺炎
位置:在小腹部,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曲骨穴和膀胱泌尿系统的关联最大。但凡与之相关的疾病,如通利小便、调理月经等,都可以找曲骨穴,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每天按摩曲骨穴50至10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前列腺的压力,解决尿频尿急等小便问题。
从“六气致病”到冬病夏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人类气象科技的重要发明地,这一切无疑来自的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
“勤于预测、善于计划、厉行节简”乃是“中国人的三大特质”。
我们的祖先早就学会了“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取法于地”,悟出“观天”是为了“类地”的真谛,意识到天地的生成和演化,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气象条件对人类的健康与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与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理论是相通的。
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提出了著名的“六气致病说”,正确地阐明了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和人体疾病的关系,这是中医学阴阳学说和病因学说的最早雏形。
在《左传》中就有这样一段有关医和为晋平公诊病的记载: 晋平公生病后向秦王求治,秦王便派了医和前往。医和诊病之后说:“您的病是因过度亲近女色造成的。您患的是类似于心志惑乱一类的疾病,不是鬼神作祟,也不是饮食不当,而是因过分迷恋女色,而丧失了心志。”晋平公问道:“难道女色是不能接近的吗?”医和回答:“什么事过度都应该罢手,否则将招致疾患。自然界有六气,降于地就化生成了五味,表现出五种颜色等等,而这六气一旦过度,就会生出疾病。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任何一气太过都会造成灾祸。阴太过会生寒疾,阳太过会生热疾,风太过会得头部肢端疾病,雨湿太过就会消化失常,夜晚过于房劳就会心志惑乱,白天则会心力交瘁。女色属于随阳之物,相近应该在夜间,过分亲近也会产生内热、蛊惑之类的病。您既不节制又不按时,如何能不病呢?”
一番话令晋平公和他的下属十分钦佩。这一段论述不仅涉及了深刻的阴阳学说,而且将人与自然界相互感应的关系阐述得相当精辟,医和在医理上的精深造诣令人惊叹。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根据四季“春生”、“夏长”、“秋收”与“冬藏”的规律,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淫”,“淫”就包含“过多”、“过甚”之意,当它们正常变化时,万物才得以化生不息,正常运转;但当其异常变化时就会成为致病之因。
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实践经验总结,认为春季多风病,盛夏多暑病,雨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这一规律至今仍然指导着临床辨证用药。
中医学中“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的理论也体现了医学与气象的重要关系,认为在夏季炎热季节,要避免使用过于温热的药物,冬季寒冷季节,要避免使用过于寒凉的药物。现在各大医院每年还针对季节性发病,开展“冬病夏治”、“三伏灸”等治疗,也是将气象与医疗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方法是选择夏季三伏天炎热时间,配合相应的药物,来治疗冬季多发的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往往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在的天气预报更加准确,有误差,但很小,所以我们要定时收听天气预报,根据天气预报的提示,合理地安排衣食住行,减少气象因素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如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在寒冷季节或温度急剧下降时,要注意及时增添衣服,采取御寒保暖措施,尽量减少外出。遇到大风大雾或雾霾天气时,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减少有害物质和污染对人的侵害。暑天应减少高温作业或者是避免日光暴晒。春季呼吸道流行病高发时,应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合,加强房间的通风。过敏体质患者在春天花粉较多的时候减少野外活动时间,尤其应当避免在有风的天气外出,减少过敏原的刺激。
养生保健人们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安排合理的饮食,起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效果。如夏天炎热季节宜饮食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此外,夏季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极易腐败、变质,肠道疾病多有发生。因此,必须讲究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人”。冬季宜进食羊肉、牛肉、蛋类、豆制品、核桃、栗子等冬季应季养生食品,提高防寒抗病能力;秋季湿度较低,空气干燥,宜常吃养阴润肺、清热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柑橘、红枣、莲子、白果、芝麻、百合、山药、白木耳、蜂蜜、牛奶、泥鳅、鲥鱼、鸭肉等都是秋季最好的食品,防止“上火”的发生。春季万物复苏,一般宿疾如高血压、哮喘、皮肤病等容易在此时复发,所以在饮食上应忌发物,诸如虾、雄鸡、海鲜等应尽量少吃。
世界最早风向仪 相风铜鸟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中医学和天文气象学,它们结伴而生,相互交织,同步发展。我们的祖先曾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他们创造出一系列巧夺天工的技术手段,来从事精测妙算。
我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测风仪的国家。真正具有科学意义的测风仪是公元132年,东汉张衡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相风铜鸟。针对风灾,在发明地动仪的同时,张衡还感到需要观测气象,需要发明一种测风仪,防止风暴袭击,起到科学预报作用。
张衡在五丈高的竿上,立起一只可灵活转动的衔花的铜鸟,每当风来临的时候,铜鸟便旋转起来,铜鸟嘴里衔的花朵旋转,使铜鸟头向风来的方向站住不动,这是世界上最早用来观测风向的气象仪器,与西方装置在屋顶上的候风仪十分相似。不过,西方在12世纪时才有候风仪的记载,比张衡制造的相风铜鸟晚了1000多年。
我国也是风力等级划分最早的国家,远在殷代,已有东南西北四方风名。《吕氏春秋》提出八方风名。公元645年,唐代李淳风的《乙己占》中就有二十四方位的风向记载,还将风力分为零级无风、一级动叶微风、二级鸣条和风、三级摇枝轻风、四级坠叶风、五级折小枝勃风、六级折大枝风、七级折木飞沙石怒风、八级拔树及根狂风,以及九至十一级非常大风共十二个等级。这种既科学又适用的风力等级划分比英国人蒲福风级要早上1160年。
我国还是最早发明和使用雨量器的国家,早在南宋时,我国已经使用各种器具测定降水量。在秦九韶的《数书九章》中记录了计算降水量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使雨量观测带有科学内涵,从而指导科学实践。欧洲到十七世纪才使用雨量器,比我国晚300多年。
结语:这些穴位你知道多少呢?可以试试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zhongyi/282390.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