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30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827+
慢性下肢溃疡是临床外科常见病。多见于下肢的溃烂,愈合比较困难。所以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的甚至会发生癌变,导致截肢。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吧!
治气血两虚慢性下肢溃疡方
处方:茯苓、 白芍、金银花各18克,白术15克,黄芪、党参、皂角刺各25克,甘草、川芎各6克,当归、桔梗、白芷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补益气血,托毒生肌。用于治疗慢性下肢溃疡,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型。症见溃疡日久不敛,肿势平塌,疮面苍白,腐肉难脱,新肉不生,脓水清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唇色苍白,呼吸气短,声音低微,心悸不寐,头晕眼花,饮食不振,四肢不温,自汗,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治溃结四神丸有奇功
笔者曾治多例溃结病人,试用四神丸加减后屡有奇效,现举一案如下:薛某,男,48岁,某乡镇主要干部。自诉患“溃疡性结肠炎”多年,经常腹痛,晨泻,甚至可见血便,伴神疲乏力,腰膝疫软,四肢厥冷,消瘦明显(身高180厘米,体重55千克)。观其舌淡胖而苔白腻,脉象濡细。患者证属脾肾阳虚型泄泻,予四神丸加减调治,方药如下:潞党参30克,炒白术15克,制半夏10克,广陈皮10克,炒防风10克,炮姜炭5克,补骨脂10克,肉豆蔻10克,山楂炭10克,六神曲10克,石榴皮10克,地榆炭15克,槐花炭10克,川黄连10克,大红枣l5克。
服药两周,腹痛、腹泻显减,苔白腻渐化,精神略振,再予上方加减巩固疗效。续服两月后,腹痛及晨泻皆止,再无血便。考虑到“冬至”将临,续施以膏方调补,药用:炙黄芪250克,潞党参250克,炒白术150克,炒防风50克,茯苓200克,制半夏100克,广陈皮100克,肉豆蔻50克,炮姜炭30克,补骨脂100克,山楂炭100克,六神曲100克,鸡内金30克,熟薏苡仁250克,淮山药250克,五味子30克,炙甘草30克,巴戟肉150克,淫羊藿150克,杜伸150克,怀牛膝150克,高丽参30克,紫河车30克,阿胶300克,鹿角胶200克,红枣250克,冰糖250克,黄酒250克。上药收膏,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浅匙,开水冲服。
开春三月,患者专程来院告知:腹泻彻底痊愈,深表感谢看着他红润的笑脸和已经健壮的体魄(体重63千克),笔者也欣慰地笑了起来。至写稿止,患者溃疡性结肠炎两年余未再复发。慢性泄泻或长期便溏,两医多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或肠易激综合症,也可见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难治性重症。其病因或为饮食不慎,辛辣酒湿过度;或因工作辛劳加之饮食不节;也可由自身免疫失调所致。中医辨证只需抓住久泻(特别是晨泻,又名“五更泄”)、腹痛、肢冷、腰疫、乏力、苔白腻质淡、脉细软,证属脾肾阳虚泄泻,据此无论初诊、复诊乃至膏方调补,始终坚持以四神丸为主方,即可以收到满意疗效。
浮小麦有故事的中药
浮小麦,亦名“麦鱼”性味甘、凉、具有镇静,止盗汗、虚汗、生津液、养心气等功效。“浮小麦”一词最早见于古医籍《太平圣惠》一书。关于它的由来,则流传着有关王怀隐妙手偶得的故事。
宋代太平兴国年间,有一天雨后放晴,京城名医王怀隐到后院查看晾晒的中药材,发现新购进一堆小麦,便问伙计:“这些又瘦又空的蛀小麦,何人送来?”伙计回答:“是城南张大户送来的。”他正欲说什么,忽见来了一位急症病人,那病人的丈夫对王怀隐恳求说:“王先生,我娘子近来不知何故,常常发怒,有时哭笑无常,整日心神不宁,有时甚至还伤人毁物,真有点怕人,今请先生施恩,为她除病驱邪!”
王怀隐切了切那妇人的脉,又问了几句病情,捋须笑道:“不必惊恐,此乃妇女脏躁症也。”言毕,信手开了一方,上书:甘草、小麦、大枣三味药,意用汉末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良方“甘麦大枣汤”,治疗妇女更年期出现的症状。那汉子持药扶病妇临行时,又补充一句病情:“先生,我差点忘了,她还常常夜间出汗,汗液常湿透衣衫呢。”王怀隐点头答道:“嗯,知道了,先治好脏躁症再说吧。”
慢性下肢溃疡是临床外科常见病。多见于下肢的溃烂,愈合比较困难。所以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的甚至会发生癌变,导致截肢。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吧!
治气血两虚慢性下肢溃疡方
处方:茯苓、 白芍、金银花各18克,白术15克,黄芪、党参、皂角刺各25克,甘草、川芎各6克,当归、桔梗、白芷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补益气血,托毒生肌。用于治疗慢性下肢溃疡,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型。症见溃疡日久不敛,肿势平塌,疮面苍白,腐肉难脱,新肉不生,脓水清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唇色苍白,呼吸气短,声音低微,心悸不寐,头晕眼花,饮食不振,四肢不温,自汗,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治溃结四神丸有奇功
笔者曾治多例溃结病人,试用四神丸加减后屡有奇效,现举一案如下:薛某,男,48岁,某乡镇主要干部。自诉患“溃疡性结肠炎”多年,经常腹痛,晨泻,甚至可见血便,伴神疲乏力,腰膝疫软,四肢厥冷,消瘦明显(身高180厘米,体重55千克)。观其舌淡胖而苔白腻,脉象濡细。患者证属脾肾阳虚型泄泻,予四神丸加减调治,方药如下:潞党参30克,炒白术15克,制半夏10克,广陈皮10克,炒防风10克,炮姜炭5克,补骨脂10克,肉豆蔻10克,山楂炭10克,六神曲10克,石榴皮10克,地榆炭15克,槐花炭10克,川黄连10克,大红枣l5克。
五日后,那妇人偕丈夫乐滋滋地来拜谢王怀隐,感激地说:“先生救苦救难的大德,我们夫妇终生难忘。真是药到病除,不愧为杏林名医呀!”王怀隐关切地问:“今天再来治盗汗症?”那妇人笑道:“不必了,已一并痊愈了。”王怀隐暗自思忖,难道甘麦大枣汤也有止盗汗的作用?
后来,他有意以此方又治了几个盗汗症病人,由于是用的成熟饱满的小麦,结果均不见效,他大惑不解,于是查阅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想寻求答案。正当这时,店堂小伙计与张大户的争吵声惊动了王怀隐。伙计手握一把张大户送来的小麦说:“这样的小麦我怎能收?你别以为做药就可以将就些,这瘪麦子你拿回去吧!”王怀隐听罢,忆起上次那妇人所用的小麦就是张大户送来的瘪麦子,于是即忙上前道:“张老兄,你这麦子是……”未等先生说完,张大户便红着脸诉出了实情:“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麦子,我舍不得丢弃,我估计治病用大概可以吧,因此送来了。”王怀隐听罢,从中似乎悟出了什么,便吩咐伙计:“暂且收下吧,另放一处,并注明‘浮小麦’三个字。”
后来,王怀隐用浮小麦试治盗汗、虚汗症,果然治一个好一个,便逐渐认识到浮小麦的功效。太平兴国三年,他与同道好友王祜、郑奇、陈昭遇潜心研究张仲景的医著,合编成《太平圣惠方》一方,并将浮小麦的功效记入该书。
从此,“浮小麦”一药便流行于世,并为历代医家治用至今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锁喉痈
本病多因肺胃两经感受时邪风热或心经火毒挟风邪而发。如痈疡生于喉结之外,红肿胀大,容易累及喉头。一般的说破溃流脓者易治。
唇疹
指口唇部发生的干性疮疹。
口丫疮
本病多为脾胃积热所致。常见于儿童,在一侧或双侧唇角处有皲(音均)裂,糜烂,说话或进食张嘴时感到疼痛。
口糜
本症多因脾经积热,上熏口腔,致使口腔内出现白色形如苔藓状之溃烂点、疼痛,甚至妨碍饮食。
唇风
本病多因胃经素有湿热,外感风邪,风热相搏而起,俗称“驴嘴风”。多发于下唇,主要症状是唇部红肿,疼痛,日久破裂,流水。
鹅口疮(雪口)
本病由心脾二经积热所致,发生在初生儿则属胎热上政。其症状是口中糜烂,舌面上布满白屑,口舌疼痛,甚至可有身热烦躁等症。
喉痧(烂喉丹痧)
多发于冬春二季,系由疫毒之邪自口鼻吸入,与肺胃蕴热相合,以致热毒上攻咽喉而迅速出现咽痛,红肿腐烂,热毒外出于肌表则全身皮肤呈现痧疹;此外还有发热,恶寒,头痛等全身症状。本病又名“疫喉痧”,即猩红热。
五轮
眼科的一种学说。眠睛由外周向中心可分作“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五个部位,用于说明局部与内脏相关的生理病理,并作为眼疾诊断和治疗的依据。肉轮位于上胞(睑)和下胞(睑),胞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故其疾患多与脾胃有关;血轮位于两眦血络,在脏属心,心主血,故其疾患多与心,小肠有关;气轮即白睛,在脏属肺,肺主气,故其疾患多与肺,大肠有关;风轮即黑睛,在脏属肝,肝属风木,故其疾患多与肝,胆有关;水轮即瞳神(仁),在脏属肾,肾主水,故其病患多与肾,膀胱有关。此说总结了眼科的一些临床经验,但以五行通套五脱,不免牵强,应用时不宜生搬硬套。
针眼(土疳)
又名“土疡”。指生长在胞睑边缘的小疖。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所致。初起形如麦粒,微痒微肿。继则赤痛拒按。相当于麦粒肿。
漏睛(眦漏)
是一种眼眦部的疾病,系因肝经风热或心火炽盛所致。其症状为眼内眦红肿胀大,继缀发展则溃破流脓,久不收口,缠绵岁月,脓液自内眦的泪窍而出。本病类似于泪囊炎。
温馨提示:慢性下肢溃疡的护理也很重要,平时要少吃点辛辣的食物,多吃点清淡易消化的。不但如此还要保持溃疡部分清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zhongyi/280522.html
上一篇:五脏毒素表情信号 该扫毒了
下一篇:天天这样摸摸耳朵健肾防病养身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