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孕网 > 养生频道 > 中医 > 中医养生 春季常灸四穴位保平安

中医养生 春季常灸四穴位保平安

日期:2023-08-29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998+

  艾灸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古时候医疗还不发达,面对如恶魔般的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艾灸。那么预防春季传染病的艾灸疗法有什么?

针灸养生

  中医养生防传染病 春季常灸四穴位保平安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把春天把握好了,对你一年的身体都是很重要的。

预防春季传染病,艾灸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大家知道,古代也是经常有传染病的,比如瘟疫。古代没有疫苗,也没有现在的防护措施,他们怎么办的呢?一些老中医去疫区前,他们都要在自己身上烧灼两处灸疮,以防止被传染。所以艾灸在古代有预防传染病的功效。在流行病盛行的季节,艾灸也成为重要的一种养生办法。

春季传染病最常见的是腹泻及呼吸系统疾病,并且还有年龄阶段的划分,小孩子、年轻人、老年人都是易感人群,都要进行预防。灸道堂在多年的临床观察中发现,不同的人群,艾灸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养生艾灸,或者说预防传染病,这里给大家推荐四个穴位。

  身柱穴

主要是针对七八岁以内的小孩子。身柱穴是小孩子必灸的穴位,孩子出生后过了三个月或者是过了75天,这个穴位就可以开始灸了。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的凹陷中。第三胸椎怎么找呢?咱们一低头,摸这后边脖子这儿有个骨头疙瘩,这是第七颈椎。颈椎一共七节,再往下就是胸椎了。往下数三节,第三胸椎下面就是身柱穴。身柱穴的功能非常强大,所有小孩子的疾病,比如消化不良、肠道疾病,灸此穴都有用。

如果孩子腹泻或肠胃的症状非常明显,还可以加灸神阙穴。灸的时问要注意,千万别烫着孩子,因为他的皮肤非常的嫩。灸的时间也不宜太长,5分钟即可,因为小孩子元气足,艾灸是扶阳的,稍微一调就过来了。身柱穴不只是预防疾病,还可以对孩子的身体进行调养。所以小孩子如果有病了,你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试着给他灸一灸身柱穴。

  风门穴

春天呼吸道疾病极易爆发,这时就用到风门穴了。风门穴最常用的年龄阶段在十几岁,也就是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生命力特别旺盛的一个时期,这时候他的生命活动都让他长身体去了,所以对外界邪气的抵抗力会下降。六淫以风为首,而风出入的门户就在风门,所以风门穴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特别重要。孩子受风邪感染,患上感冒后,灸风门穴是非常好的。风门穴位于第二胸椎两侧旁开1.5寸处。这个穴位在人体里边是很重要的,它不仅适用于青少年,还适用于所有人群。凡是容易得风疗,或是怕寒、怕冷,容易得呼吸道疾病的,灸这个穴位都有很好的效果。风门和足三里搭配,预防感冒的效果最好。如果已经患上感冒了,除了以上两个穴位外,还需要加灸大椎穴。

中医针灸养生法

  三阴交

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是三条阴经的交汇,肝经、肾经、脾经都从此处经过。三阴交尤z其是对肾脏有很好的调理效果,所以尤其适应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因为人过了二十岁,发育已经成熟了,逐渐面临工作、婚姻和家庭。所以这个阶段对身体的元气消耗是比较大的。此时灸三阴交可以保养人的肾气,对肝和脾也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一些男性和妇科疾病,灸此穴有非常大的好处。三阴交位于脚的内踝关节的最高点向上三寸处。

  足三里

要是你想使寿命延长,就可以敲一敲、按一按、揉一揉,或者用各神方法刺激足三里。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艾灸。“人过四十,肾气自半”,人只要过了40岁,都可以灸足三里。足三里的治疗范围比较广泛,不管哪儿不舒服,都可以先灸足三里,甚至包括高血压。所以没事儿就灸这个穴位,能减轻你很多问题。

但是有一点,就是小孩子最好不要灸足三里穴。因为小孩子的元气比较足,而艾灸是扶阳气的,你再给他灸足三里,就会使气往上升。据古代记载,灸足三里可导致孩子眼睛看不清东西。除非孩子有特殊的病症,专业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施灸。但是作为保健,不建议灸足三里。如果是老人,还可以加灸一个配穴——曲池,对预防老花眼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古时候医疗还不发达,面对如恶魔般的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艾灸。那么预防春季传染病的艾灸疗法有什么?

针灸养生

  中医养生防传染病 春季常灸四穴位保平安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把春天把握好了,对你一年的身体都是很重要的。

预防春季传染病,艾灸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大家知道,古代也是经常有传染病的,比如瘟疫。古代没有疫苗,也没有现在的防护措施,他们怎么办的呢?一些老中医去疫区前,他们都要在自己身上烧灼两处灸疮,以防止被传染。所以艾灸在古代有预防传染病的功效。在流行病盛行的季节,艾灸也成为重要的一种养生办法。

春季传染病最常见的是腹泻及呼吸系统疾病,并且还有年龄阶段的划分,小孩子、年轻人、老年人都是易感人群,都要进行预防。灸道堂在多年的临床观察中发现,不同的人群,艾灸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养生艾灸,或者说预防传染病,这里给大家推荐四个穴位。

  身柱穴

主要是针对七八岁以内的小孩子。身柱穴是小孩子必灸的穴位,孩子出生后过了三个月或者是过了75天,这个穴位就可以开始灸了。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的凹陷中。第三胸椎怎么找呢?咱们一低头,摸这后边脖子这儿有个骨头疙瘩,这是第七颈椎。颈椎一共七节,再往下就是胸椎了。往下数三节,第三胸椎下面就是身柱穴。身柱穴的功能非常强大,所有小孩子的疾病,比如消化不良、肠道疾病,灸此穴都有用。

如果孩子腹泻或肠胃的症状非常明显,还可以加灸神阙穴。灸的时问要注意,千万别烫着孩子,因为他的皮肤非常的嫩。灸的时间也不宜太长,5分钟即可,因为小孩子元气足,艾灸是扶阳的,稍微一调就过来了。身柱穴不只是预防疾病,还可以对孩子的身体进行调养。所以小孩子如果有病了,你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试着给他灸一灸身柱穴。

  中医养生 养眼妙方

许多人只知“用眼”,却不知“养眼”,通宵达旦地在电脑前工作、看电视、上网、打游戏……却忽略了“心灵之窗”的养护。如今,眼科的门诊量越来越大,或干眼症,或结膜炎,而且以年轻人居多。河南省中医院眼科主任张凤梅教授介绍了几种简单易操作的养眼护眼的药茶、药膳。

  药 茶:

菊花茶 菊花适量,开水冲泡饮用。菊花富含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人,尤其是常使用电脑的人,不妨多喝些菊花茶。

  枸杞子茶

枸杞子适量,用开水冲泡饮用。枸杞子养肝明目,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钙,铁等,是养眼佳品。

  枸杞菊花茶

枸杞子适量,菊花适量,开水冲泡饮用。除养眼外,还适用于血虚兼有肝热的干眼患者。

  决明菊花山楂茶

决明子(略捣碎) 10克、菊花5克、山楂15克,以沸水冲泡,加盖焖约 30分钟即可。用于肝胃积热,饮食不香的干眼患者。

  五味蜜茶

北五味(略炒稍焦)4克、蜜蒙花6克,加适量水煮沸3分钟,加入绿茶粉1克和蜂蜜适量即可。用于阴虚有热的干眼患者。

  药 膳:

  枸杞粥

枸杞子20克,大米60克同熬成粥食用。特别适合那些经常头晕目涩、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的人。

  枸杞猪肝汤

枸杞子适量,猪肝适量,同煲成汤。猪肝维生素A含量丰富,二者搭配养血明目。

  枸杞桑葚粥

枸杞子5克、桑葚子5克、山药5克、红枣5个、粳米100克同熬粥食用。枸杞子、桑葚养血明目,山药、红枣平补肺肾、益气健脾,视力疲劳者如能每日早晚两餐长期服用,既能消除眼干疲劳症状,又能增强体质。

  猪肝绿豆粥

新鲜猪肝100克、绿豆6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先将绿豆、大米同煮,八成熟后,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煮好后加入调味品。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特别适合那些眼干不适,面色发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

  车前子粥

车前子15~30克、粳米100克,将车前子包入布内,煎汁后放入粳米同煮为粥,利水渗湿,养肝明目。用于体内有湿热的干眼患者。

此外,张凤梅还提示,平时还应多吃些有益眼睛的食物,如富含有“护眼之必需”之称维生素A 的食物。维生素A可预防眼干、视力衰退、夜盲症等,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干眼病。

  中医养生 辩治耳鸣

耳鸣即耳中有叫声,或耳如蝉叫,或如激水之响,或如钟鸣,均为患者的自觉症状。在排除器质性病变时,中医分外感与内伤,具体辨治如下。

  风热侵袭

多由外感风热,或风寒郁久化热,侵袭肺卫.所致。一侧或双侧耳呜,鼻塞流涕,咳嗽,咯黄痰,头痛发热,心烦口渴,耳闭闷热,舌红、苔黄,脉浮数。治疗宜疏风清热,药用银翘散加知母、生石膏、瓜蒌皮、黄芩。

  肝阳上亢

多因肝阴不足,阳气过旺,上阻耳窍所致。耳鸣时经时重,头痛头胀,胁胀口苦,嗳气呕恶,两目干涩,心烦失眠,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白或黄,脉弦。治疗宜平肝潜阳,药用镇肝熄风汤加黄芩、炒栀子、合欢皮、瓜蒌仁、牡丹皮。

  肝血亏虚

多因气血化源不足,或失血,或久病耗伤阴血。耳鸣如蝉,神疲乏力,胁胀隐痛,失眠眠多梦,目涩流泪,视物昏花,头目眩晕,舌淡、苔少,脉沉细。治疗宜滋肝养血,药用四物汤加木瓜、酸枣仁、天门冬、黄精、甘草。

肾阴不足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鸣声如蝉,入夜尤甚,腰膝无力,五心烦热,或盗汗失眠,咽干口苦,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宜滋阴补肾,药用左归丸加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制首乌。

  肾阳虚弱

先天禀赋不足,或操劳过度,或久病迁延。耳呜时作,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尿多清长,倦怠乏力,纳少便。溏,或阳痿遗精,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沉弦或细弱。冶疗宜温补肾阳,药用肾气丸加补骨脂、杜仲、龙骨、牡蛎、磁石、芡实、桑寄生、仙茅。

  脾虚失运

脾虚气血生化不足,经脉失养,见耳鸣日久,鸣声或强或弱,伴精神不振,短气乏力,纳差腹胀,大便不实,头晕目眩,舌淡、苔薄白,舌体胖有齿痕,脉沉缓或沉弱。治疗宜健脾益气,药用补中益气汤加白芍药、菖蒲、远志、川芎、葛根一、白芷。

  痰火上扰

素体痰湿较多,或嗜食肥甘厚味,痰浊内生,日久化热,上扰清窍。耳内轰鸣,听力下降,耳闭而闷,头昏而沉,胸脘痞满,呕恶少食,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宜涤痰清火,药用温胆汤如黄芩、黄连、郁金、瓜篓皮、桔梗。

  瘀血内阻

情志不遂。或外伤,或气滞血瘀,清阳不升,致清窍失养而耳鸣突发,伴头昏头痛,乏力气短,或寒热交作,舌苔薄白或黄、质暗有瘀斑,脉沉或涩。治疗宜行气活血,药用血府逐瘀汤加郁金、葛根、秦艽、白芍药、桑椹、又贞子。

  温馨提示:春季人体抵抗力差,加上气候多变很容易流行各种传染病,日常家居保健可以试试艾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zhongyi/280229.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