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孕网 > 养生频道 > 中医 > 警惕无知导致的“医源性疾病”

警惕无知导致的“医源性疾病”

日期:2023-08-29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340+

警惕无知导致的“医源性疾病”

  警惕无知造成的“医源性疾病”

医源性疾病指由医师或治疗师造成的疾病,其范围很广,数量很多,不是单一的病种。各种医疗事故当然属此范畴,这要靠医德和医学知识去减少,误诊也能造成病人心理上的疾病。目前多见的抗药菌的病也是医源性的,只不过并非某一个或几个医师造成的。此外,药物及治疗的不良反应、药物问相互作用等也可产生。

但目前社会中,由于一些人的无知或误解,还有一些不是医师造成的“医源性疾病”,这些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值得注意。

多年前我曾接诊过一名3岁的乳房发育的女孩,她因胸部碰到桌边感觉疼痛而被妈妈发现。经过各种检查项目均正常,也没有吃过药品或保健品,到第3次门诊时妈妈才突然想起,几个月前她为了孩子的健康曾设法给孩子打过两针胎盘球蛋白,这其中含有不少的促性腺激素就是“罪魁祸首”。于是诊断基本明确,不必用药,以后可内行消退,无任何不良后果,这类由于好心但无知的“疾病”多得很,我国不少家庭有“小药箱”,有些人经常头痛腰痛,就拿止痛药吃,殊不知长期以后部分人的肾功能减退,还不如病从何而来。

有的药发生过敏反应可引起血尿,但许多人只想到了肾肿瘤,东检查,西化验,浪费资源,结果却是白白忙碌。如今,逢年过节送礼少不了保健品,送礼者当煞是好心,其实保健靠的应该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有些保健品还添加了西药,这些东西造成的“医源性疾病”着实不在少数,而且很难找出源头。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人往往同时患有好几种病,但看病时各有专科,各开各的药,吃起药来一大把,其中药物间很可能产生相互反应,有时甚至比不吃药还严重。

上海医学院创始人之一、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应元岳教授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教宣称:“能不用药就不用药,应该用药的先考虑口服药,不能口服的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作静脉滴注。”尽管时代在进步,但近60年前他说的话我以为原则上至今也没有变。如今我国大医院急诊室大多有一个庞大而设备齐全的“吊针室”,这在发达国家的医院急诊室是没有的,而有些吊针也正是产生药物过敏的源头

生活方式健康的人自身有一套防御疾病的机制,即使是大叶肺炎,在没有抗生素的时候,经过一定的周期也能痊愈。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任天津医学院院长的朱宪彝教授作过一个报告,他讲到,上海医学院创办人颜惠卿教授当时在湘雅医学院,在上世纪初期湖南有个大军阀患大叶性肺炎,连续请了几个名医治疗都无效,最后请到了颜教授,颜教授简单地用了几味药,军阀的肺炎就好了,那军阀对颜教授感恩不尽。而颜教授却私下里对朱教授说,我去诊时他的大叶肺炎已到灰色肝样变,所以好了并不是我药的作用。

我学过三年药科,又在药厂、药房工作4年,再学医做了近60年内科医师,绝不反对用药。但我认为首先要发挥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就像《内经》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靠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靠大自然的空气和水,这样才能保持健康,而不是靠药。否则,非但没有益处,反而很可能产生危害。

  走出看病的惯性思维

面对医院中拥挤的环境与漫长的等待,怎样才能让看病事半功倍,找对医生并尽量缩短在医院停留的时间呢?上海长征医院副院长缪晓辉根据自己多年的从医经验和医院管理经验,针对如下就医惯性思维模式,总结了一些“看病诀窍”。

  警惕无知造成的“医源性疾病”

医源性疾病指由医师或治疗师造成的疾病,其范围很广,数量很多,不是单一的病种。各种医疗事故当然属此范畴,这要靠医德和医学知识去减少,误诊也能造成病人心理上的疾病。目前多见的抗药菌的病也是医源性的,只不过并非某一个或几个医师造成的。此外,药物及治疗的不良反应、药物问相互作用等也可产生。

但目前社会中,由于一些人的无知或误解,还有一些不是医师造成的“医源性疾病”,这些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值得注意。

多年前我曾接诊过一名3岁的乳房发育的女孩,她因胸部碰到桌边感觉疼痛而被妈妈发现。经过各种检查项目均正常,也没有吃过药品或保健品,到第3次门诊时妈妈才突然想起,几个月前她为了孩子的健康曾设法给孩子打过两针胎盘球蛋白,这其中含有不少的促性腺激素就是“罪魁祸首”。于是诊断基本明确,不必用药,以后可内行消退,无任何不良后果,这类由于好心但无知的“疾病”多得很,我国不少家庭有“小药箱”,有些人经常头痛腰痛,就拿止痛药吃,殊不知长期以后部分人的肾功能减退,还不如病从何而来。

有的药发生过敏反应可引起血尿,但许多人只想到了肾肿瘤,东检查,西化验,浪费资源,结果却是白白忙碌。如今,逢年过节送礼少不了保健品,送礼者当煞是好心,其实保健靠的应该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有些保健品还添加了西药,这些东西造成的“医源性疾病”着实不在少数,而且很难找出源头。

  上医院总要一大早

绝大多数医院都会在上午7:30-8:00之间开诊。通过粗略统计发现,一天之中,约有2/3的病人会集中在上午看病,另外1/3则选择了下午。而在开诊之后的两个多小时内,病人最为集中。

其实,看病可以避开高峰时间段,在接近中午或者下午时前去就诊。不少患者之所以习惯于一大早到医院看病,是因为看完医生后可以留有足够的时间做各项检查,免得多跑一趟,事实上,如果是新发疾病,且不是严重的急性病,第一次看病往往是为了明确病因,那么根本就不必赶在上午去医院。因为绝大多数医院为了方便患者,全天都可以进行抽血、心电图、拍片和B超等常规检查。但除了血液和尿粪常规检查可以在短至20分钟左右出报告外,诸如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脂、癌标志物、细菌和病毒检测等,很少能在当天就出结果。所以,既然一次就诊过程难免要跑两次以上医院,那为何不选择下午呢?

如果是慢性病患者,其就诊目的往往是定期复查,可能要抽血、拍片等,如果当天取不了报告,肯定得再上一次医院。如果看病只是为了配药,那就更不必赶上午了,下午病人少,不仅看病快,取药也快。

  “好”医生周末不看病

不少患者觉得,大专家只在上午和非周末时间看门诊。

其实不然,医院在安排医生坐诊时间时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对高年资医生看门诊的时间分配并不会有明显的偏向,甚至有时会与大家的理解恰恰相反,有些专家上午要查房或手术,下午反而有时间坐诊。还有不少专家周一至周五没有时间出诊,反而会选择在周六坐诊。

缪晓辉建议,经过周六和周日休息之后,医院在同一的门诊量往往是最大的,那么如果能避开周一,看病岂不轻松一些?尤其是上班族,如果偶感不适且不严重,最适合选择周末看病。在大多数医院的多数科室,周六的门诊量还不到平时的一半。

只要把握上述规律,根据自己的疾病和工作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看病时间,就能最大限度地缩短在医院的停留时间,可谓事半功倍。

  非大医院不去

明智的患者在选择医院前,应该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有必要“择大”;第二,如果的确有必要,那么是否择对了。

对许多常见病患者来说,完全没有必要“非大医院不去”。以最常见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例,如果疾病控制得比较理想,在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选择二级医院或社区医院定期复查和配药即可,完全没有必要到三级甲等医院排长队、挂专家号。

对于突发严重外伤或急症患者来说,应该选择就近医院抢救。对于疑难杂症或者重危疾病患者,在选择医院时则不仅要考虑医院的规模,更要特别关注医院的医疗特色。

医院规模的大小和知名度的高低,一般与医院的等级和性质有关。医院等级是参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标准,根据医院病床数、年门诊量、年住院人数、仪器设备配置数量和档次、技术特色的有无和多少、医务人员配置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和知名专家的数量等全面考评后确定的。医院的性质也有营利性医院或非营利性医院、教学医院或非教学医院、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之分。三级甲等、非营利性、综合性和教学医院的整体实力可能要强一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相同等级和相同性质的医院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技术或特色专家。轻信“立即见效

缪晓辉表示,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因为轻信虚假宣传,迷信所谓“特效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患者。以慢性乙肝为例,“一周治愈乙肝”、“保证转阴”等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包括乙肝在内的许多慢性病的治疗并没有捷径可走,患者在选择时一定要理性思考,选择正规、科学的疗法。

眼下,有不少患者习惯于通过网络搜索医生,缪晓辉特别提醒,在网络上搜索出的医生及医院信息,一定要注意信息来源,不要轻信虚假宣传。

  春季警惕宝宝常患3种病

初春之际,天气日渐转暖,此时人们的外出活动逐渐频繁,这些室外活动的增加也往往让身体免疫系统尚弱的宝宝们更容易染上各种疾病,为此特别提醒父母们:冬去春来,应格外注意预防以下3种宝宝常见的疾病。

 疾病一:过敏性鼻炎 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刺激可来自体外,或来自体内,比如精神方面的因素。常见体征,如鼻溢液、鼻痒,鼻涕多,多为清水涕,感染时为脓涕,鼻腔不通气,有时和支气管哮喘同时存在。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发热,头昏,头痛,表皮破裂。耳闷,打喷嚏,眼眶下黑眼圈。经口呼吸。嗅觉下降或者消失。

  疾病二: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冬末春初之时,患病宝宝可有高烧、嗓子干痒、眼睛结膜充血、头痛、周身疼痛以及剧烈咳嗽等临床表现,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常使用含有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鱼腥草、麻黄等成分的药物,比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去提高自身的机体抗病能力,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

  疾病三:流行性腮腺炎 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还可见于成人。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发病时宝宝双侧腮腺肿胀,可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症状,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严重者并发脑膜炎、胰腺炎等。

 温馨提示:春季万物复苏,很多细菌和病毒在这个时候也开始肆虐了。小编提醒大家特别是老人个孩子,抵抗力差要特别注意注意远离传染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zhongyi/280053.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