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23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257+
对于饮食,我们可能都不知道食物中也含有四气与无味哦。了解食物的特性之后就要合理的调节饮食了,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食物中的特性哦!
食物中的四气与五味
“节饮食”的重点在一个“节”字上。可能有人会问“节”是什么意思,是少吃点还是多吃点呢?其实饮食量的多少,只是“节饮食”的一个方面。
从中医上来说,“节饮食”其实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要过饥过饱,过饥不好,过饱也不好;
另一方面还包括中医里的一个基本概念,叫四气五味。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来阐述“节饮食”的原则。
四气五味是什么概念呢?中医把食物从属性上分成“寒热温凉”四气,还有就是食物本身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味。
前面讲过人体五脏体系的一个模型图,在这个模型图里,我也讲过五味,而且是说五味入五脏。
那么,除了要节制自己的饮食,使自己不要过饥过饱外,还要注意四气五味的调养。
关于气与味的概念,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有很多例子。
比如说,今年刚刚下来的龙井茶,主要是要它的气,就是要它芬芳的气味,但是如果把龙井茶用开水煮1个小时,茶还能喝吗,它芬芳的气味早已没有了。
如果中药没有经过煎煮,而是把中药直接放在蒸锅里去蒸,那么它的有效成分也一定出不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根据气与味的原则来注意一些事项。
比如说,中医对食疗方面非常讲究,它首先讲的就是气和味搭配的概念,然后讲的是食物之间搭配的合理性。
《黄帝内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对我们的饮食给出了一个原则上的指导,即“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什么是“形不足”?“形不足”就是指一个人的体质已经非常弱了,比如说久病在床、濒临死亡等。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说一个人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而这时候,给他煮一点参汤,用东北的野山参,这样补气非常有效,就可以延长他的生命。
味又是什么呢?就是通过长时间的煎熬、煎煮,把食物里最精华的一些东西保留下来,这些东西是补精血的,按中医的说法也就是滋阴的。
比如说,我们吃的大餐里,像鲍鱼、海参等,像这类东西它本身就是药。而鲍鱼和海参一定要长时间地煎熬,而且要用高汤,如果没有好汤去调味儿,它的味道就出不来。这些食材都要长时间地熬才行。
食物的养生特性
有一本医书叫《温病条辨》,是清代的名医吴鞠通所写的,他就把海参、鲍鱼等作为一个滋补的材料写进去了,认为这些都是食疗非常好的材料。
《温病条辨》是中医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中作为药物来用的食物,为数不少,粗略统计有七八十种之多,其中包括谷类、果类、兽类、禽类、菜类等
按照中医温病(外感病)的说法,有外感初起,邪热伤津直至病后,饮食调养、运用也甚为巧妙。一味食物,因其干鲜不同,其效用也是有别的。
比如说,经常见到的荷叶、鲜荷叶与干荷叶的挥发性就不一样,因此,夏季暑热之时,以鲜荷叶熬粥取其芳香之性,才可透邪外出,而干品自然没有这样好的功效。
再比如说,经常服食的姜,关于姜的食用是比较早的。《论语》中就有孔子“不撤姜食”的记载。可知早在两千多年前,姜就已用于食物中。而且在很早以前,姜就被用于药用。
《温病条辨》中关于姜的药用就有六种形式之多,如生姜辛温,北方民间习俗用于受寒风、冷雨之后以姜、糖冲沸水以御寒,从而防止外感的发生;
而桂枝汤解肌表的作用,更是少不了生姜的辛温发散之性。
对于饮食,我们可能都不知道食物中也含有四气与无味哦。了解食物的特性之后就要合理的调节饮食了,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食物中的特性哦!
食物中的四气与五味
“节饮食”的重点在一个“节”字上。可能有人会问“节”是什么意思,是少吃点还是多吃点呢?其实饮食量的多少,只是“节饮食”的一个方面。
从中医上来说,“节饮食”其实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要过饥过饱,过饥不好,过饱也不好;
另一方面还包括中医里的一个基本概念,叫四气五味。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来阐述“节饮食”的原则。
四气五味是什么概念呢?中医把食物从属性上分成“寒热温凉”四气,还有就是食物本身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味。
前面讲过人体五脏体系的一个模型图,在这个模型图里,我也讲过五味,而且是说五味入五脏。
那么,除了要节制自己的饮食,使自己不要过饥过饱外,还要注意四气五味的调养。
关于气与味的概念,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有很多例子。
比如说,今年刚刚下来的龙井茶,主要是要它的气,就是要它芬芳的气味,但是如果把龙井茶用开水煮1个小时,茶还能喝吗,它芬芳的气味早已没有了。
如果中药没有经过煎煮,而是把中药直接放在蒸锅里去蒸,那么它的有效成分也一定出不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根据气与味的原则来注意一些事项。
比如说,中医对食疗方面非常讲究,它首先讲的就是气和味搭配的概念,然后讲的是食物之间搭配的合理性。
《黄帝内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对我们的饮食给出了一个原则上的指导,即“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什么是“形不足”?“形不足”就是指一个人的体质已经非常弱了,比如说久病在床、濒临死亡等。
生姜还有中和之力,如民间食用螃蟹时要以姜、醋作为作料,这便是借用生姜的暖胃之性以中和蟹肉之寒性;
姜还可辅助阳气,如《温病条辨》中的露姜饮,即以人参之甘合于生姜之温,以辅助阳气。
顺便提一句,南方有些地方蒸螃蟹的时候要放些紫苏叶的,也是取紫苏辛温之性,解螃蟹寒性的。
果实入药也是比较久远的,其用法与食并无大异。
如山楂酸甘微温,具有消积化食的作用,并能化淤,单独服食可以治疗食积,与麦芽、神曲合用则效果更好。
习惯上我们将这三味统称为“三仙”,且在当今临床上极为常用,尤其是普遍用于小儿停食积滞,效果颇佳。其实这种用法在民间也广为传用。
合理地调节饮食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种情况,这也是在临床中经常能看到的。比如一个小孩拉肚子了,老拉稀,所以家长就带他去医院。
化验的结果是他的大便没事,没有任何特殊的细菌,不是肠炎也不是胃炎,但他表现的症状就是上吐下泻。
为什么会老拉稀呢?他可能本没有病,也许就是因为吃了一个热馒头以后,又马上吃了一根凉冰棍,结果导致他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问题了。
中医管这种情况叫脾虚腹泻,这种腹泻其实本身不是病。比如说老年人吃多了,因为老年人的脾胃功能一定不如年轻人,所以他吃多了就消化不了,也有可能会产生腹泻。
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合理地调节饮食,合理地调养脾胃,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进行控制,这种症状很快就会好转。
但事实恰恰相反。遇到这种情况,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腹泻,去医院又查不出病因。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上医院去查,就在家里自己盲目地吃好多抗生素类药物,最后不但腹泻好不了,反而把肠胃里的有益菌群都破坏掉了,破坏了有助于消化的细菌,很可能会产生一个非常坏的结果。
如果是儿童的话,严重患者甚至还会产生脱水的现象。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有一个平时特别要好的朋友,他的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可能就是因为饮食上不注意,拉稀了。
当时他也比较马虎,没有找中医,也没有看西医,就自己拿了点抗生素类的药给孩子吃,结果孩子大便越来越稀,最后竟出现了脱水。
等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晚了。这个孩子当时的情况从中医上讲,已经是气血两亏。从现代医学上讲,就是已经完全脱水了,最后孩子医治无效导致夭折。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腹泻。
当然腹泻也分很多种。有一种是有菌性腹泻,就是由于细菌导致的。对于这种有菌性腹泻或者炎症腹泻,你就需要赶紧上医院,通过输入一些抗生素,效果会比较好。
但是对无菌性腹泻,我认为还是少吃药为好,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因为小孩子的肠道功能发育还不很完全,尤其容易得这种因脾虚而导致的腹泻。
温馨提示:学习了以上的文章,你对食物是不是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呢?食物的饮食调节也是需要根据食物中的特性来调节的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zhongyi/278361.html
上一篇:中医针灸放血疗法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