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7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38+
本文内容大纲: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颅息穴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颅顖穴的定位 8 颅顖穴的取法 9 颅顖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颅顖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颅顖穴主治病证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颅顖穴的配伍 14 文献摘要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颅顖
1 拼音
lú xìn
2 概述
颅顖为经穴别名,顖同囟,即颅囟,颅息穴的别名[1]。《针灸甲乙经》:“小儿痫喘不得息,颅顖主之。”《针灸资生经》以颅顖为正名,颅息为别名[1]。《针灸大全》作颅息之别名[1]。
穴位 颅息 汉语拼音 Luxi 罗马拼音 Luhsi 美国英译名 Skull Rest 各
国
代
号 中国 TE19 日本 19 法
国 莫兰特氏 TR19 富耶氏 德国 3E19 英国 T19 美国 TB19
颅息为经穴名(Lúxī TE19)[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颅囟[2]。属手少阳三焦经[1]。颅即头颅,息即安宁,此穴在头颅部,可安脑宁神,故名颅息[1]。颅息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耳痛,耳肿流脓,中耳炎,目视不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小儿惊痫,小儿惊风,惊厥,瘈疭,呕吐涎沫,喘息,哮喘,胁肋痛不得转侧,抽搐,身热等。
3 颅息穴的别名
颅囟(《针灸甲乙经》)。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颅息,在耳后间青络脉。
5 穴名解
颅即头颅,息即安宁,此穴在头颅部,可安脑宁神,故名颅息[1]。
颅指头;息,安宁、休息。穴在颅侧睡眠著枕之处,以其有关休息,故而名之。[3]
6 所属部位
耳[4]
7 颅顖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颅息穴在头部,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5]。
颅息穴位于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1]。
颅息穴位于耳后,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翼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2]。
颅息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颅息穴在耳部的位置
颅息穴在耳部的位置
颅息穴在耳部的位置(肌肉)
颅息穴在耳部的位置(骨骼)
8 颅顖穴的取法
正坐或侧伏位,于耳后发际,当瘈脉与角孙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颅息穴位于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1]。
正坐或侧伏位,于耳后发际,当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取穴[6]。
9 颅顖穴穴位解剖
颅息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有耳后动、静脉。为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耳大神经分布。皮内含有大量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皮肤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其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耳后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刺入枕额肌的肌腹,该肌腹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1]。
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7]。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肌支和耳后动脉分布[7]。
布有耳大神经和耳小神经的吻合支,并有耳后动、静脉通过[2]。
10 颅顖穴的功效与作用
颅息穴具有通窍聪耳,泄热镇惊的功效。
颅息穴有清热散风、开窍镇惊作用[1]。
颅息穴有清热散风作用,能醒脑安神,治头目昏沉如塞、惊痫瘛疭诸病,谓颅脑可以得而安息[3]。
11 颅顖穴主治病证
颅息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耳痛,耳肿流脓,中耳炎,目视不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小儿惊痫,小儿惊风,惊厥,瘈疭,呕吐涎沫,喘息,哮喘,胁肋痛不得转侧,抽搐,身热等。
颅息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耳痛、目视不明、视网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呕吐涎沫、喘息等[1]。
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风[7]。
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瘛疭,惊厥;呕吐涎沫;喘息,哮喘;胁肋痛不得转侧[6]。
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惊痫、抽搐等[2]。
头面五官科疾病:耳鸣耳聋,耳肿流脓,中耳炎,头痛,视网膜出血。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惊风,瘈疭,呕吐涎沫。
呼吸系统疾病:喘息哮喘。
其他疾病:身热,胁肋痛不得转侧。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2][1],或三棱针点刺出血[1]。
平刺0.3~0.5寸[6][7],局部有酸胀感[6]。
12.2 灸法
可灸[1][6][7]。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3 颅顖穴的配伍
颅息穴配风池、外关、太阳、足临泣治偏头痛[1]。
颅息穴配翳风、耳门、听宫、听会治一切耳病[1]。
颅息穴配风池、角孙、太阳、合谷治视网膜出血[1]。
颅息配中渚、外关,治耳鸣、耳聋[6]。
颅息配太阳、百会,治头痛[6]。
颅息配内关、神门,治瘛疭[6]。
颅息配听宫、听会、中渚,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颅息配角孙、头维、太阳,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颅息配人中、中冲、合谷,有泄热镇惊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痫。
14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身热痛,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小儿痫喘不得息,颅息主之。
《针灸大成》:主耳鸣痛,喘息,小儿呕吐涎沫,瘛疭,发痫,胸胁相引,身热头痛,不得卧,耳肿及脓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风痉,耳聋,小儿发痫,瘛疭,呕吐涎沫,惊恐失精,瞻视不明。
《备急千金要方》:主小儿痫喘不得。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颅息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颅息穴的定位 9 颅息穴的取法 10 颅息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颅息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颅息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颅息穴的配伍 15 特效 *** 16 文献摘要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颅息
1 拼音
lú xī
2 英文参考
Lúxī TE19 [中国针灸学词典]
lúxī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1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J1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颅息 汉语拼音 Luxi 罗马拼音 Luhsi 美国英译名 Skull Rest 各
国
代
号 中国 TE19 日本 19 法
国 莫兰特氏 TR19 富耶氏 德国 3E19 英国 T19 美国 TB19
颅息为经穴名(Lúxī TE19)[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颅囟[2]。属手少阳三焦经[1]。颅即头颅,息即安宁,此穴在头颅部,可安脑宁神,故名颅息[1]。颅息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耳痛,耳肿流脓,中耳炎,目视不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小儿惊痫,小儿惊风,惊厥,瘈疭,呕吐涎沫,喘息,哮喘,胁肋痛不得转侧,抽搐,身热等。
4 颅息穴的别名
颅囟(《针灸甲乙经》)。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颅息,在耳后间青络脉。
6 穴名解
颅即头颅,息即安宁,此穴在头颅部,可安脑宁神,故名颅息[1]。
颅指头;息,安宁、休息。穴在颅侧睡眠著枕之处,以其有关休息,故而名之。[3]
7 所属部位
耳[4]
8 颅息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颅息穴在头部,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5]。
颅息穴位于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1]。
颅息穴位于耳后,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翼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2]。
颅息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颅息穴在耳部的位置
颅息穴在耳部的位置
颅息穴在耳部的位置(肌肉)
颅息穴在耳部的位置(骨骼)
9 颅息穴的取法
正坐或侧伏位,于耳后发际,当瘈脉与角孙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颅息穴位于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1]。
正坐或侧伏位,于耳后发际,当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先找到翳风(头偏向一侧,将耳垂下压,所覆盖范围中的凹陷处即是翳风穴)和角孙(在头部,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即是角孙穴),二者之间做耳轮连线,连线的上1/3与下1/3交点处即是颅息穴[7]。
10 颅息穴穴位解剖
颅息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有耳后动、静脉。为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耳大神经分布。皮内含有大量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皮肤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其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耳后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刺入枕额肌的肌腹,该肌腹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1]。
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肌支和耳后动脉分布[8]。
布有耳大神经和耳小神经的吻合支,并有耳后动、静脉通过[2]。
11 颅息穴的功效与作用
颅息穴具有通窍聪耳,泄热镇惊的功效。
颅息穴有清热散风、开窍镇惊作用[1]。
颅息穴有清热散风作用,能醒脑安神,治头目昏沉如塞、惊痫瘛疭诸病,谓颅脑可以得而安息[3]。
12 颅息穴主治病证
颅息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耳痛,耳肿流脓,中耳炎,目视不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小儿惊痫,小儿惊风,惊厥,瘈疭,呕吐涎沫,喘息,哮喘,胁肋痛不得转侧,抽搐,身热等。
颅息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耳痛、目视不明、视网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呕吐涎沫、喘息等[1]。
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风[8]。
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瘛疭,惊厥;呕吐涎沫;喘息,哮喘;胁肋痛不得转侧[6]。
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惊痫、抽搐等[2]。
头面五官科疾病:耳鸣耳聋,耳肿流脓,中耳炎,头痛,视网膜出血。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惊风,瘈疭,呕吐涎沫。
呼吸系统疾病:喘息哮喘。
其他疾病:身热,胁肋痛不得转侧。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2][1],或三棱针点刺出血[1]。
平刺0.3~0.5寸[6][8],局部有酸胀感[6]。
13.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颅息穴的配伍
颅息穴配风池、外关、太阳、足临泣治偏头痛[1]。
颅息穴配翳风、耳门、听宫、听会治一切耳病[1]。
颅息穴配风池、角孙、太阳、合谷治视网膜出血[1]。
颅息配中渚、外关,治耳鸣、耳聋[6]。
颅息配太阳、百会,治头痛[6]。
颅息配内关、神门,治瘛疭[6]。
颅息配听宫、听会、中渚,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颅息配角孙、头维、太阳,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颅息配人中、中冲、合谷,有泄热镇惊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痫。
15 特效 ***
将食指和中指贴于耳后根处 *** 1~3分钟,可治头痛、耳呜、耳聋、中耳炎等症[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身热痛,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小儿痫喘不得息,颅息主之。
《针灸大成》:主耳鸣痛,喘息,小儿呕吐涎沫,瘛疭,发痫,胸胁相引,身热头痛,不得卧,耳肿及脓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风痉,耳聋,小儿发痫,瘛疭,呕吐涎沫,惊恐失精,瞻视不明。
《备急千金要方》:主小儿痫喘不得。
是十二经脉之一,简称三焦经,统属于上、中、下三焦。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三焦经眼角痛,汗出,腮肿,耳后、肩、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手少阳三焦经《帛书·经脉》两种本所载此经脉之循行皆从手走向头而入耳,与《灵枢·经脉》所载于上肢部近同。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第四指(无名指,小指次指)之末端,上行出于第四 三焦经内 详图2 、五掌骨之间,沿手背到达腕关节背部,再向上行于前臂外侧尺桡骨(臂外两骨)之间,穿过肘关节部,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关节部,与足少阳胆经交叉走其后面,进入锁骨上窝(缺盆),散布于胸腔之中部(膻中),散络于心包,下行穿过膈肌,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本腑。 它的支脉是从胸腔中部分出,上行出于锁骨上窝(缺盆),再上项部,联系于耳廓后面,直行向上出于耳廓上角,自此弯屈向下到面颊部再至眼眶下部。 它的又一分支是从耳廓后面进入耳中,再出走于耳廓前面,经过客主人穴所在部,向前交叉于面颊部,到达外眼角(目锐眦),接于足少阳胆经。 简单讲,就是循行于手臂外侧中线。关冲 [井穴] 【定位】:无名指尺侧端,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三焦经内 详图5 【作用】:疏风清热,醒神开窍。 【主治】:①热病,昏厥;②咽喉肿痛;③头痛,目赤,耳聋。 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解剖]有指掌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井穴 穴位名称: 液门 [荥穴] 【定位】:第4、5掌指关节之间的前缘凹陷中 【作用】:散风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 ①头痛,目赤、耳鸣,耳聋、麻痹等头面五官热性病症; ②疟疾; 三焦经内 详图6 ③手背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荥穴 [解剖]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穴位名称: 中渚 [输穴] 【定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 【作用】:散风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目赤;②耳鸣,耳聋;③咽喉肿痛;②两肩胛之间痛,腿疼,手指不能屈伸。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输穴 穴名:关冲穴、 液门穴、 中渚穴、 阳池穴、 外关穴、 支沟穴、 会宗穴、 三阳络穴、 四渎穴、 天井穴、 清冷渊穴、 消泺穴、 臑会穴、肩髎穴、 天髎穴、 天牖穴、 翳风穴、 瘈脉穴、颅息穴、 角孙穴、 耳门穴、 耳和髎穴、 丝竹空穴。 [配伍]配角孙治耳鸣耳聋;配太白治大便难;配支沟、内庭治嗌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穴位名称: 阳池 [原穴]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作用】:散风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①消渴;②疟疾;③腕痛;④耳聋。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手少阳阳三焦经 【类别】:原穴穴位名称: 外关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作用】:祛邪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①热病,头痛,目赤肿痛;②耳鸣,耳聋;③胁肋病,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配伍]配合谷、尺泽、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原穴。 穴位名称: 支沟 [经穴]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作用】:清泄三焦,和解少阳,疏经活络,通利胸胁。 【主治】:①便秘;②胁肋病;③耳聋耳鸣。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经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穴位名称: 会宗 [郄穴]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作用】:清泄三焦,疏通少阳,舒经活络。 【主治】:①耳聋;②癫痫;③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郄穴 穴位名称: 三阳络 【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作用】:清泄三焦,疏经活络。 【主治】:①耳聋,暴喑;②齿痛;③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四渎 【定位】:在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作用】:清泄三焦,疏经活络。 【主治】:①偏头痛;②耳聋;③暴喑,咽喉肿痛;④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天井 [合穴]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络宁神。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 【主治】:①偏头痛。②耳聋。③瘰疬。④癫痫。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合穴 穴位名称: 清冷渊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作用】:清热利湿,疏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目黄;②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消泺 【定位】: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清热泻火,疏经活络。 【主治】:头痛,项强,肩背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臑会 【定位】: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作用】:软坚化痰,疏经利节。 【主治】:①瘿气,瘰疬;②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肩髎 【定位】:在肩部,肩髃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作用】:散风祛湿,疏经利节。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天髎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作用】:散风解表,疏经活络。 【主治】:肩臂痛,颈项强急。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手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天牖 【定位】: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作用】:散风消肿,清热利窍,疏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项强;②目痛,耳聋。③瘰疬。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翳风 【定位】:耳垂后方,下颌角与乳突间凹陷处 【作用】:祛风通络,聪耳通窍。 【主治】:①耳鸣,耳聋;②口眼喎斜,颊肿。③牙痛。④瘰疬。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手、足少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瘈脉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作用】:清热熄风,安神镇惊,解痉通窍。 【主治】:①小儿惊风;②头痛,耳鸣,耳聋。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颅息 【定位】: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作用】:清热熄风 【主治】:①头痛,耳鸣,耳聋;②小儿惊风。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角孙 【定位】: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作用】:疏风清热 【主治】:①痄腮;②目翳;③齿痛;③项强。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手、足少阳,手阳明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耳门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踝突后缘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②齿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耳和髎 【定位】: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作用】:疏风清热 【主治】:①头痛,耳鸣;②牙关紧闭,口喎。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手、足少阳与手太阳交会穴 穴位名称: 丝竹空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 【主治】:①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②头痛;③癫狂痫。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外关 SJ5 Wài guān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配伍]配足临泣治颈项强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关冲名指外侧端,液门小次指陷忝。 中渚液门上一寸,阳池腕前表陷看。 外关腕后二寸陷,关上一寸支沟悬。 外开一寸会宗地,斜上一寸阳络焉。 肘前五寸称四渎,天井外肘骨后连。 肘上一寸骨罅处,井上一寸清冷渊。 消泺臂肘分肉际,臑会肩端三寸前。 肩髎臑上陷中取,天髎井后一寸传。 天牖耳后一寸立,翳风耳后角尖陷。 瘈脉耳后青脉看,颅息青络脉之上。 角孙耳上发下间,耳门耳前缺处陷。 和髎横动脉耳前,欲竟丝竹空何在。 眉后陷中仔细观。
满意请采纳
穴位查询
人身上到底有多少个穴位,因为很多朋友不清楚,有说720个穴位,也有说409个穴位的,我们可以看看现存的标准是怎么说的。按1995年版《针灸穴位图》统计:
根据十四经脉循行路线(12经脉合任、督2脉合称14经)而排列腧穴的房法有双穴309条, 任脉24穴, 督脉28穴,公认的奇穴是48个,所以人身上共718个穴位。
单穴指仅有一个的穴位,如位于身体中线上的穴位,任督脉的穴位都是单穴,所以任脉合督脉加起来的穴位是52个。
双穴是指位于身体中线双侧的,左右对称的穴位,一般是左右各一个的。so,双穴309条的话,那12经脉的穴位数就是309*2=618个穴位(按409个算的没算双穴,如左手合右手)。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穴 位 查 询
按 所 属 经 络 查 询
肺经
中府穴 云门穴 天府穴 侠白穴
尺泽穴 孔最穴 列缺穴 经渠穴
太渊穴 鱼际穴 少商穴
大肠经
商阳穴 二间穴 三间穴 合谷穴
阳溪穴 偏历穴 温溜穴 下廉穴
上廉穴 手三里穴 曲池穴 肘髎穴
手五里穴 臂臑穴 肩髃穴 巨骨穴
天鼎穴 扶突穴 口禾髎穴 迎香穴
胃经
承泣穴 四白穴 巨髎穴 地仓穴
大迎穴 颊车穴 下关穴 头维穴
人迎穴 水突穴 气舍穴 缺盆穴
气户穴 库房穴 屋翳穴 鹰窗穴
乳中穴 乳根穴 不容穴 承满穴
梁门穴 关门穴 太乙穴 滑肉门
天枢穴 外陵穴 大巨穴 水道穴
归来穴 气冲穴 髀关穴 伏兔穴
阴市穴 梁丘穴 犊鼻穴 足三里穴
上巨虚穴 条口穴 下巨虚穴 丰隆穴
解溪穴 冲阳穴 陷谷穴 内庭穴
厉兑穴
脾经
隐白穴 大都穴 太白穴 公孙穴
商丘穴 三阴交穴 漏谷穴 地机穴
阴陵泉 血海穴 箕门穴 冲门穴
府舍穴 腹结穴 大横穴 腹哀穴
食窦穴 天溪穴 胸乡穴 周荣穴
大包穴
心经
极泉穴 青灵穴 少海穴 灵道穴
通里穴 阴郄穴 神门穴 少府穴
少冲穴
小肠经
少泽穴 前谷穴 后溪穴 腕骨穴
阳谷穴 养老穴 支正穴 小海穴
肩贞穴 臑腧穴 天宗穴 秉风穴
曲垣穴 肩外俞穴 肩中俞穴 天窗穴
天容穴 颧髎穴 听宫穴
膀胱经
睛明穴 攒竹穴 眉冲穴 曲差穴
五处穴 承光穴 通天穴 络却穴
玉枕穴 天柱穴 大杼穴 风门穴
肺俞穴 厥阴俞穴 心俞穴 督俞穴
膈俞穴 肝俞穴 胆俞穴 脾俞穴
胃俞穴 三焦俞穴 肾俞穴 气海俞穴
大肠俞穴 关元俞穴 小肠俞穴 膀胱俞穴
中膂俞穴 白环俞穴 上髎穴 次髎穴
中髎穴 下髎穴 会阳穴 承扶穴
殷门穴 浮郄穴 委阳穴 委中穴
附分穴 魄户穴 膏肓穴 神堂穴
譩譆穴 膈关穴 魂门穴 阳纲穴
意舍穴 胃仓穴 肓门穴 志室穴
胞肓穴 秩边穴 合阳穴 承筋穴
承山穴 飞扬穴 跗阳穴 昆仑穴
仆参穴 申脉穴 金门穴 京骨穴
束骨穴 足通谷穴 至阴穴
肾经
涌泉穴 然谷穴 太溪穴 大钟穴
水泉穴 照海穴 复溜穴 交信穴
筑宾穴 阴谷穴 横骨穴 大赫穴
气穴 四满穴 中注穴 肓俞穴
商曲穴 石关穴 阴都穴 腹通谷穴
幽门穴 步廊穴 神封穴 灵墟穴
神藏穴 彧中穴 俞府穴
心包经
天池穴 天泉穴 曲泽穴 郄门穴
间使穴 内关穴 大陵穴 劳宫穴
中冲穴
三焦经
关冲穴 液门穴 中渚穴 阳池穴
外关穴 支沟穴 会宗穴 三阳络穴
四渎穴 天井穴 清冷渊穴 消泺穴
臑会穴 肩髎穴 天髎穴 天牖穴
翳风穴 瘈脉穴 颅息穴 角孙穴
耳门穴 耳和髎穴 丝竹空穴
胆经
瞳子髎穴 听会穴 上关穴 颔厌穴
悬颅穴 悬厘穴 曲鬓穴 率谷穴
天冲穴 浮白穴 头窍阴穴 完骨穴
本神穴 阳白穴 头临泣穴 目窗穴
正营穴 承灵穴 脑空穴 风池穴
肩井穴 渊腋穴 辄筋穴 日月穴
京门穴 带脉穴 五枢穴 维道穴
居髎穴 环跳穴 风市穴 中渎穴
膝阳关穴 阳陵泉穴 阳交穴 外丘穴
光明穴 阳辅穴 悬钟穴 丘墟穴
足临泣穴 地五会穴 侠溪穴 足窍阴穴
肝经
大敦穴 行间穴 太冲穴 中封穴
蠡沟穴 中都穴 膝关穴 曲泉穴
阴包穴 足五里穴 阴廉穴 急脉穴
章门穴 期门穴
任脉
会阴穴 曲骨穴 中极穴 关元穴
石门穴 气海穴 阴交穴 神阙穴
水分穴 下腕穴 建里穴 中脘穴
上脘穴 巨阙穴 鸠尾穴 中庭穴
膻中穴 玉堂穴 紫宫穴 华盖穴
璇玑穴 天突穴 廉泉穴 承浆穴
督脉
长强穴 腰俞穴 腰阳关穴 命门穴
悬枢穴 脊中穴 中枢穴 筋缩穴
至阳穴 灵台穴 神道穴 身柱穴
陶道穴 大椎穴 哑门穴 风府穴
脑户穴 强间穴 后顶穴 百会穴
前顶穴 卤会穴 上星穴 神庭穴
素髎穴 水沟穴 兑端穴 龈交穴
分 类 查 询
按 所 属 性 分 类
解表穴(12穴)
风府穴、大椎穴、陶道穴、玉枕穴、大杼穴、风门穴、风池穴、当阳穴、颞颥穴、太阳穴、百虫窝穴、京骨穴
清热穴(85穴)
清心热穴
天柱穴、小海穴、少海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曲泽穴、筑宾穴。
清肺热穴
上星穴、尺泽穴、孔最穴、鱼际穴、虎口穴、前谷穴、百劳穴、灸痨穴、身柱穴、灵台穴。
清肝胆热穴
阳白穴、头临泣穴、五处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浮白穴、脑空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浊浴穴、五枢穴、足五里穴、胆囊穴、光明穴、中封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
清胃肠热穴
曲池穴、手三里穴、下廉穴、合谷穴、三间穴、二白穴、下极俞穴、下腰穴、尾穷骨穴、长强穴、阳纲穴、肓门穴、小肠俞穴、阑尾穴、下巨虚穴、解溪穴、冲阳穴、内庭穴。
清三焦热穴
瘈脉穴、消泺穴、天井穴、支沟穴、外关穴、阳池穴、渊腋穴。
清热解毒穴
夹承浆穴、地合穴、龈交穴、颊里穴、角孙穴、耳尖穴、颧髎穴、肘尖穴、温溜穴、偏历穴、阳溪穴、二间穴、臂间穴、八邪穴、大指甲根穴、乳上穴、腰俞穴、昆仑穴、外踝尖穴、八风穴、内踝尖穴。
止咳平喘化痰穴(31穴)
天突穴、气舍穴、水突穴、天府穴、列缺穴、小指尖穴、璇玑穴、华盖穴、紫宫穴、玉堂穴、肋头穴、胸堂穴、俞府穴、彧中穴、神藏穴、灵墟穴、神封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云门穴、中府穴、周荣穴、天溪穴、崇骨穴、灸哮穴、定喘穴、魄户穴、譩譆穴、丰隆穴。
消食导滞穴(16穴)
上脘穴、中脘穴、建里穴、下脘穴、脐中四边穴、幽门穴、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长谷穴、食窦穴、腹哀穴、接脊穴、四缝穴。
益气壮阳穴(28穴)
百会穴、石关穴、商曲穴、神阙穴、气海穴、石门穴、关元穴、胃上穴、大巨穴、提托穴、脊中穴、命门穴、腰阳关穴、脾俞穴、肾俞穴、中膂俞穴、意舍穴、胃仓穴、志室穴、京门穴、环跳穴、足三里穴、仆参穴、束骨穴、太溪穴、商丘穴、公孙穴、太白穴。
补阴穴(9穴)
肺俞穴、膏肓穴、腰眼穴、小儿龟胸穴、脐上脐下穴、大赫穴、横骨穴、照海穴、然谷穴。
温里穴(13穴)
龙颔穴、三角灸穴、大横穴、腹结穴、胃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会阳穴、关仪穴、地机穴、漏谷穴、大都穴。
平肝息风穴(15穴)
鼻交頞中穴、发际穴、神庭穴、前顶穴、本神穴、率骨穴、天冲穴、后顶穴、强间穴、滑肉门穴、筋缩穴、太冲穴、行间穴、足心穴、里内庭穴。
理气穴(49穴)
天容穴、人迎穴、缺盆穴、极泉穴、天泉穴、侠白穴、青灵穴、经渠穴、中泉穴、中魁穴、膻中穴、中庭穴、步廊穴、胸乡穴、辄筋穴、天池穴、乳根穴、期门穴、日月穴、大包穴、鸠尾穴、巨阙穴、腹通谷穴、阴都穴、肓俞穴、天枢穴、外陵穴、章门穴、府舍穴、气冲穴、羊矢穴、急脉穴、至阳穴、中枢穴、血压点穴、厥阴俞穴、督俞穴、胃管下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肘椎穴、膈关穴、魂门穴、痞根穴、后腋穴、上巨虚穴、阳陵泉穴、外丘穴、中都穴。
理血穴(10穴)
太渊穴、养老穴、阴交穴、膈俞穴、竹杖穴、阳刚穴、闾上穴、血海穴、三阴交穴、合阳穴。
调经止带穴(26穴)
中注穴、经中穴、四满穴、气穴、气门穴、绝孕穴、维胞穴、归来穴、子宫穴、冲门穴、带脉穴、维道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白环俞穴、阴廉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蠡沟穴、交信穴、营池穴、水泉穴、独阴穴。
利水通淋穴(15穴)
水分穴、利尿穴、中极穴、水道穴、曲骨穴、三焦俞穴、胞肓穴、膀胱俞穴、淋泉穴、委阳穴、箕门穴、阴陵泉穴、复溜穴、大钟穴、陷谷穴。
安神穴(19穴)
安眠穴、伴星穴、燕口穴、支正穴、阳谷穴、手逆注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灵道穴、大陵穴、臣觉穴、巨阙俞穴、神道穴、神堂穴、心俞穴、腰奇穴、女膝穴、足通谷穴。
开窍苏厥穴(28穴)
水沟穴、兑端穴、承浆穴、悬命穴、内迎香穴、四神聪穴、劳宫穴、后溪穴、少泽穴、少冲穴、关冲穴、中冲穴、商阳穴、少商穴、十宣穴、十王穴、夺命穴、乳中穴、会阴穴、委中穴、金门穴、隐白穴、大敦穴、厉兑穴、足窍阴穴、至阴穴、气端穴、涌泉穴。
利窍穴(63穴)
利目穴
睛明穴、攒竹穴、瞳子髎穴、球后穴、承泣穴、四白穴、鱼腰穴、上明穴、丝竹空穴、睛中穴、眉冲穴、承光穴、目窗穴、头维穴、翳明穴、天牖穴、拳尖穴、大骨空穴、凤眼穴。
利鼻穴
迎香穴、上迎香穴、禾髎穴、素髎穴、囟会穴、通天穴、承灵穴、散笑穴、鼻流穴。
利耳穴
耳门穴、听宫穴、颅息穴、听会穴、会宗穴。
利口舌咽喉穴
正营穴、脑户穴、哑门穴、颊车穴、大迎穴、上廉泉穴、廉泉穴、洪音穴、扶突穴、天鼎穴、唇里穴、聚泉穴、海泉穴、金津穴、玉液穴、龙玄穴。
通利诸窍穴
巨髎穴、印堂穴、曲差穴、上关穴、耳和髎穴、络却穴、下关穴、翳风穴、天窗穴、四渎穴、三阳络穴、中渚穴、液门穴、小骨空穴。
袪风除湿穴(12穴)
肩髎穴、臂中穴、伏兔穴、阴市穴、髋骨穴、梁丘穴、鹤顶穴、膝眼穴、犊鼻穴、条口穴、陵后穴、膝关穴。
舒筋活络穴(54穴)
牵正穴、地仓穴、肩髎穴、肩贞穴、臑会穴、臂臑穴、手五里穴、肘髎穴、上廉穴、清冷渊穴、手踝穴、腕骨穴、肩前穴、泽前穴、腰痛点穴(威灵穴精灵穴)、落枕穴、五虎穴、新设穴、颈臂穴、肩井穴、天髎穴、巨骨穴、秉风穴、曲垣穴、天宗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附分穴、悬枢穴、肩头穴、臑俞穴、夹脊穴、新建穴、居髎穴、十七椎穴、秩边穴、髀关穴、拇趾里横纹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穴、阳交穴、阳辅穴、悬钟穴、丘墟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膝旁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申脉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zhongyi/225141.html
上一篇:学起来 学起来简单的乐器
下一篇:包含经络不通是什么原因的词条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