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孕网 > 养生频道 > 中医 > 胃肠功能紊乱能艾灸吗 胃肠道功能紊乱可以艾灸吗

胃肠功能紊乱能艾灸吗 胃肠道功能紊乱可以艾灸吗

日期:2023-05-17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21+

本文内容大纲:

  • 1、肠胃功能紊乱经常拉肚有肠鸣,怎么治疗可以好呢?
  • 2、艾灸治胃病灸穴位简单易操作
  • 3、艾灸能治什么病
  • 4、艾灸调理脾胃的方法介绍

肠胃功能紊乱经常拉肚有肠鸣,怎么治疗可以好呢?

肠道功能紊乱,大部分是与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我们在生活中如何重视,来保护我们的肠胃健康呢。

饮食习惯

1、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这几句话估计说的都磨出耳茧来了,但是要想为了我们的肠胃好,还是尽量注意一些,因为吃雪糕凉西瓜而使肠胃难受绞痛 住院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大家还是能注意就注意一些吧

2、多吃新鲜水果,新鲜水果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纤维素,水溶纤维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缓解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而且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一种有利于肠胃消化系统得物质就是木质纤维,可以预防并帮助缓解便秘的形成,减少对我们肠胃的负担。

3、多吃青菜,适当吃一些肉类,切记大鱼大肉,吃一些比较油腻的东西,适当的羊肉,牛肉和猪肉会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大家注意还是尽量挑一些瘦肉吃

4、可以适量补充一些益生菌,因为益生菌有促进肠胃助消化的作用,我是朋友给介绍的一款益生菌片,里面含有岩藻多糖和植物乳杆菌,可以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当然大家选择益生菌的时候要遵照医嘱,看看里面含有的成分适不适合吃,不然乱吃会引起菌群失衡的,大家需要注意一些。

艾灸治胃病灸穴位简单易操作

艾灸 对胃病是有一定治疗效果的。艾灸通过对 穴位 的刺激,可以有效缓解多种胃病症状,但是一定要选对一些穴位进行艾灸哦。以下是我推荐艾灸治胃病灸穴位知识,欢迎阅读!

艾灸治胃病灸穴位

胃俞穴

胃俞穴位置:找到第12胸椎,在它的骨性标志之下,旁开1.5寸处 。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效,主治 胃炎 , 胃溃疡 ,胃下垂,胃痉挛,肠炎,失眠等症。

中脘穴

中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从肚脐向上量4寸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可以通调腑气,和胃止痛。主治呕吐,反胃,腹胀,胃炎,胃溃疡,泛酸,胃出血,胃下垂等症。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置: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可促进 消化 吸收,健脾 养胃 ,改善人的免疫功能,对肠胃, 心血管 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煮至 胃痛 ,呕吐,腹胀,肠鸣, 消化不良 ,急慢性 肠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消化系统病症。

神厥穴

神厥穴位置:位于肚脐中央,为任脉之要穴。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温阳益气,健运脾胃之功效。煮至 腹痛 ,泄泻, 脱肛 ,水肿,虚脱等症。

内关穴

内关穴位置: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肌腱之间。

功效:艾灸该穴位可健胃止痛,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或慢性胃黏膜变化,上腹不适,胀痛或烧灼感,以及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泛酸等症。

梁门穴

梁门穴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功效:消食导滞,主治食欲不振,胃痛,呕吐,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 神经 管能症等胃部 疾病 。

胃病的症状表现

1)疼痛。这是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导致隐痛的原因很多,表现形式也复杂。病因包括受寒、气滞、血瘀等,表现形式有隐痛、刺痛、绞痛。

2)气胀。这也是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脾胃运化失职,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胃内的气体不能及时、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导致气胀。

3)食胀。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或者肠胃蠕动过慢,都会导致食胀。

4)舌淡无味。 中医 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导致脾虚,都会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5)口苦。这是肝胆受热产生的典型症状,是胆气上泛的表现。西医检查规类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6)面色。胃病患者病史过长,面色容易萎黄、黯淡无光。

7)舌苔颜色。正常的舌头,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光泽,有润泽,舌苔薄白。胃病初期,舌苔黄,口有异味,此为实证。时间久后,舌苔转白, 便秘 者舌质肥厚,疼痛者舌质有瘀斑。

8)恶心呕吐。饮食失常、寒温不适引起的胃病,容易造成患者恶心呕吐。

9)打嗝嗳气。跟情绪有关,或者因吵架、压力过大等导致的胃病患者容易有此症状。

10)胸闷。以气不顺、滞留胸腔为特征,脾气暴躁者、情绪不佳者易得。

11)噎膈。脾胃阴虚、或者寒湿困脾者易得。

12)反酸烧心。这是胃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胃酸、泛酸、反酸、吐酸之分。胃热者有烧心感。

13)乏力、四肢无力。久病体虚,常感觉乏力,不思动,四肢出现无力感。

14)大便。阴虚、实热导致大便干结,如大便稀,则脾运化失常。

得胃病的原因

1、工作紧张压力大导致胃病

如果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愤怒及忧郁等状态时, 大脑 皮层兴奋集中于情绪,对周围神经的感觉就不敏感,对周围神经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下降,使胃肠道的分泌、运动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各种胃肠疾病。

2、喝酒加重胃病

酒精在肝脏内代谢,长期大量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脏功能,对肝有毒害作用。酒精影响脂肪代谢,形成酒精性 脂肪肝 ,严重者肝纤维化,形成酒精中毒性 肝硬化 。饮酒也可以直接损害食管和胃,酒越浓、饮酒量越大、饮酒时间越长,对食管、胃黏膜刺激性越大,引起黏膜糜烂或溃疡。

3、胃痛乱吃止痛药胃病易加重

因为工作忙,一些上班族因为胃痛就去买止疼药吃,这是错误的,容易导致胃病加重。止疼药一般都是解热镇痛剂,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并能促进胃酸分泌,造成胃酸再次对黏膜及溃疡产生强烈的刺激。

猜你感 兴趣 :

1. 艾灸排毒反应

2. 艾灸十大养生部位

3. 什么时候艾灸肚脐最好及禁忌

4. 中医艾灸治疗胃寒效果好

5. 肠胃不好艾灸的方法是什么穴位有哪些

6.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艾灸能治什么病

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艾灸:

艾灸适合治疗的是一些寒性、虚性的疾病,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基本上可以把这些疾病分为四类:

关节性疾病:

包括老年人退行性关节炎、关节活动障碍、肩周炎、腰椎病、颈椎病等;办公室白领因工作性质导致的腰椎病、颈椎病需要经过医生辨证之后,才可判断是否适合艾灸。证型属于肝阳上亢型的关节性疾病是不适宜艾灸的。

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另外就是辨证为虚寒型的拉肚子、胃胀、胃痛,也可通过艾灸治疗。3. 杂病例如一些常见的妇科、男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等。还有一些属于虚寒型的症状如小便清长、腰膝酸软、下腹坠胀等也属于艾灸的治疗范围。

顽固性疾病

包括强直性脊柱炎,一些通过中医的辨证,属于虚寒性的诊断不明,没有办法解释的功能性疾病。

专家这样解释到,艾灸治疗疾病是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的,即便是同一个疾病,选取的穴位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要严格根据疾病来分艾灸穴位的话,比较难。但是可以根据疾病类型选取一些通用的穴位,来达到保健和防治的作用。保健选穴:

儿童方面多见的是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的疾病或者是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的疾病,所以以保健来论,艾灸选穴建议选取:大椎、肺俞、足三里、大肠俞等。

老人方面多见是一些虚寒类的疾病如关节退行性病、局部肌肉关节疼痛等。艾灸选穴建议以滋养肝肾,提升阳气为主,建议选取:命门、百会、足三里及阿是穴。

妇科、男科保健方面建议可以选取腹部和腰骶部的一些保健穴位,女性还可以选取子宫一穴作为日常保健。

手脚冰凉的人群可以选取大椎、关元、足三里及四肢末端的一些穴位来减轻手脚冰凉的症状。

补肾、补脾可以选择肾俞、脾俞、命门。

疾病选穴:

消化性疾病、女性的子宫下垂、头晕可以选择百会穴治疗。

失眠:通过辨证非阴虚、热证之后可以选择百会、风池、三阴交及足三里治疗。

颈椎病、颈部疼痛可以选择风池、大椎、督脉和膀胱经上的一些穴位来治疗。

肩部疼痛可以选择肩髎、肩髃、手臂等穴位。

艾灸调理脾胃的方法介绍

悬灸保健技术只用于养生保健,而不是用于治疗疾病。因此,在调理项目中,悬灸组方分为二类,一为基本方,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为主,本着既要简便易行,穴位少而精,便于掌握的原则,又要科学辨证,达到悬灸效果。二为调理方,是为针对不同症候而设,采用辨证取穴的方法。

艾灸调理脾胃的方法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体质的强弱。脾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气机的作用。饮食物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后,下行于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与脾的运化转输功能密切配合,以完成其通降传导作用。脾运化水谷功能正常,才能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养料,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全身组织得到充分营养,若脾运化水谷功能减退,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会发生障碍,导致临床上会出现因胃失通降,不仅影响食欲,且因浊气上蒸而出现口臭、恶心、暧气、腹胀、便溏、食欲不振、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症。

1、调理对象

功能性消化不良、气候变化或饮食不当易出现腹部不适,经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人群。

2、适应症候

经常餐后腹胀、嗳气、打嗝,便秘,食欲不振。或便溏、食欲亢进。

3、穴位组方

调理方:脾俞、胃俞、关元、足三里

基本方:命门、肾俞、中脘、神阙

组方中穴位见示意图(

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五脏机能正常,身体健壮,脾胃功能差,身体虚弱。因此,脾胃调理以补肾和脾胃为主。所选调理方中,胃俞为胃的背俞穴,是胃经气输注之处,具有直接调理胃腑的功能,在选用时多与脾俞协同使用。中脘是腑之会穴,是胃气在腹部所汇集的地方,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的作用。

4、操作方法

首先温补命门,方法同上。命门施灸后,再灸脾俞、肾俞。背部施灸后,再灸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中脘灸3~5分钟,艾热渗透要较深,扩散面要大,才能达到调脾和胃的效果。但对于胃热者,中脘穴施灸时间不宜长,时间控制在2~3分钟左右。神阙、关元灸2~3分钟,足三里灸3分钟。通常每个穴位施灸2~3分钟,特殊穴位(如艾热不易渗透的穴位)可以根据左手食指和中指指腹的感觉来调整施灸时间。前5次每日1次,后5次隔日一次。10次后,每周1~2次悬灸调理。

5、注意事项

(1)嘱顾客应注意饮食调养,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而无刺激性的食物,饮食不宜过冷、过热和过饱。不宜空腹吃水果。忌烟酒。

(2)注意腹部防寒保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zhongyi/224510.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