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学太极拳首先学什么
运动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运动不当或运动过量都可能造成运动性损伤。目前,我们国家的中老年运动性损伤中,健身损伤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主要原因:一是运动量不恰当,有些初学者急于求成,运动量过大,或者架子过低造成了腰、膝、踝关节的损伤;二是方法和要领没有很好地掌握,所做动作不符合身体力学的要求。这些,被统称为技术动作不正确所造成的损伤,以膝关节损伤最为常见。还有些群众体育组织为经济利益所驱使,盲目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使一些不具备教学资格的人员进入教学队伍,这些人员自己还没弄清太极拳是怎么回事呢,用错误的方法教别人怎么能不受伤?像前些年闹得纷纷扬扬的瑜珈功事件,就是一些才学了两三个月瑜伽功的练习者办班教学,造成了许多学员的运动性损伤,影响极其恶劣。在太极拳的教学中,也有一部分学练者因为受伤而退出学习的。因此,教拳者要首先教会学拳者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学拳者也要先学会在练习过程中不会造成运动性损伤,这是学会太极拳的根本前提。只有避免了运动性损伤,才能把太极拳的学习坚持到底,也才能达到用太极方法健身的目的,这是受用一辈子的大事。
首先,要提高对太极拳的认识。要分清太极拳这一健身方法,与体操和舞蹈等其它健身方法的区别,这主要是对教拳者的要求。对于学拳者,虽然不十分懂太极拳,但在选择老师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选择一个把太极拳当舞跳或者当操作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很难把技术动作讲清楚。
第二,学习过程不可过快、过急。过快是学习毛草不细致,致使技术动作不能深刻领会;过急是急于求成,练功过苦,或架子过低,或运动量过大,所造成的关节疲劳性损伤或韧带拉伤。初学者最好采取高架位练习,稍微年轻或者有些基本功的可采取中架位,不建议采取低架位。授课时间以每天一小时为宜,如果超过一小时,中途要休息一次,总量最多不可超过两小时。
第三,力求正确掌握好技术动作。先练站桩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马步桩简单易学,只要掌握好要领,随时随地可以练习。但是站桩功太单调、枯燥,很不容易坚持。可以在每次训练开始前练习,同时做好运动的准备活动,如:伸筋、拔背、压腿、活动关节等。再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膝盖的使用方法。比如:在重心转换时,有些初学者往往用胯顶撞膝盖移重心,这样膝盖一下子就超过了脚尖的垂直线,使得膝盖尖成为受力的中心点,这是初学者膝痛的主要因素。正确的做法是:先曲膝盖,膝盖的方向要与脚尖保持一致,上身和腰胯随着膝盖的弯曲速度慢慢移动,完成重心的转换,在这一动作过程中要注意收腹。先曲膝盖,可以掌握好膝盖尖的位置不过度,这样力点直接落在脚上,减少了膝关节受力,收腹可以使上身保持中正,不崴胯。这就是太极拳的上下相随。据说陈式太极拳的名师陈长兴被人称为牌位大王,就是因为他在习拳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的中正。其实,这更是使腰膝关节不受伤的好办法。
很多初学者把注意力放在太极拳的手臂动作上,从而忽视了太极拳的腰腿部动作。
初学太极拳入门功不知道从哪里学,简单易学这几招式快速进入门!
2、初学太极拳,应该先学什么。
不说废话,找个好师傅,教你学站桩,拳架。时间长了在捏架子推手,几年后才能小有所成。注意!有个好师傅很重要!
如果你要学真的,建议可以从站桩开始,同时学些基本的步法、步型,手法动作,以后把它串联起来就是了。这样就不会枯燥。
跟师傅学一套最简单的简化24式,练习1~2个月后仍觉得兴趣盎然的,就可以自己摸索着提高了。初学时有人教很重要,水平一般般的师傅也好,否则可能进不来门。
主要看你想达到什么样水平,大致分广场文化和正宗功夫架太极拳,想练好1。要有决心,有恒心,有信心,三心必备2.有一个好老师。这是你成功的关键,一定要找一个好老师。老师必须经过正宗师傅传授,建议练习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从老架一路开始。基本功必须老师亲自教,希望你能练好太极拳,读懂太极拳。武者
太极这么多种,有陈杨孙武吴等流派,每一派又分24式56式 74式的83式 108式等等,这些式又有什么区别呢,初学应当选那一式呢?
在我看来,这些式之间除了行拳的风格不同及动作多少不同外,太极拳的内涵是相同的,杨禹延老前辈说太极只有一阴一阳两个式子,陈鑫在《太极图说》的最后说,“一言可罄,开合虚实,即为拳经”意思是用一句来表达,太极就是开合虚实。大道至简,在前辈高人的眼里,太极就一阴一阳,一虚一实而已。一通百通,所有的动作都是对这一阴一阳两个式子的解释和演绎,不管你练多少式都是为了帮助你最终明白一阴一阳如何的阴阳消长,互为其根。
所有的式子,杨式陈式,之前叫杨氏陈式等等这些名称都是最近一百年才产生的,是后人固步自封,自建藩篱的结果,在太极拳的历史上,最初并没有这么多流派,陈氏太极杨家传,杨露蝉最初在北京传拳并不叫杨氏太极,是后来陈家的人去了北京,打的风格不同,人们为了区别,分别用了两家代表人物的姓氏,再后来,全佑吴鉴泉父子从杨式太极中明白了太极大道,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吴鉴泉老先生活着时只说是练的杨式小架,但却不被后来的杨氏正统的认可,其弟子们遂称吴氏。到今天,又出了什么李式、洪式、申式等等,百年之间,门派林立。各派之间互不沟通,把一已心得当立派之本,形成表面的繁荣,百花齐放。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那一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老师是不是懂太极的阴阳变化之道,拳架只是明白这些道理的手段和工具,就像学音乐,名家的套路只不过相当于音乐家的作品,不能拿贝多芬作品学就叫贝氏音乐,拿肖邦的作品学就叫肖氏音乐,这样学来学去,你把《命运》演奏的跟贝多芬一样你也不过是个琴师或琴匠,不可能是音乐家,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学习大师们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有一天你能让你的观众也能通过音乐感受到你的喜怒哀乐,你就真懂音乐了。至于你弹的是不是跟老师一样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些所有的曲子都是帮助你明白音乐的手段和过程。学拳练架的道理也是一样的,练什么拳架都不重要,通过拳架明白开合虚实的变化才是最重要的。
3、毫无经验的初学者如何学习太极拳?
早晨早早起来出去溜达,肯定能找到练太极拳的人,现在太极拳这么普及。您可以先看看大师门的教学视频,现在网上一搜一大把。从中体会体会太极的含义。个人建议不要随便擅自练习,容易练坏。
跟盘学的话一定要注意膝盖不要过脚尖,膝盖方向和脚尖方向要一致,单腿承重时间不要太长,不要单腿勉力转体,弓步时前后脚不要踩在一条线上。要注意体会以腰为中轴,以腰带力的感觉。腰不动,周身不动;腰一动,周身相随。但不要猛力扭腰。个人觉得跟盘学能学好的人,要有足够的观察力和悟性,能在有限的视频和语言里,不放过大师们的每一个细节。
练太极拳之前,要打好基本功,最简单的就是柔韧性和力量性。就是要拔筋和锻炼腿部力量。这二者如果缺失的话,贸然学习太极会伤害身体的。可以通过练习瑜伽和易筋经达到目的。
我们初练太极的时候肯定不能像武打明星或者大师门一样下盘那么低,动作那么凌厉潇洒。所以不要过分的要求动作的难度,姿势可以放高,腿可以抬低,下仆可以不蹲下去。但有一点从初学的时候就应该保持好:身体中正。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刚开始就不能做到中正的话,练的越久,拳架就越走形。
再就是学太极一定要站桩,一般站浑圆桩(双腿微屈,双手胸前抱球)。浑圆桩站好了再尝试别的桩功。实际上桩功最好有人提点着练。一个的话,就注意膝盖不要承力,觉得大腿肌肉烧疼很正常,如果感觉膝盖疼,那一定是姿势不对,要停止练习。桩功方面的知识网上也一搜一大把,请根据自己的判断有选择的学习。
太极拳是个可以让人探索一生都不会厌烦的功夫,如果喜欢,请不要轻易放弃。太极需要交流,所以还是建议您继续寻找拳友和师傅。最后祝您能体会到太极的乐趣,身体健康。
一个大西瓜(双手在胸前作太极抱球动作),
一刀分两半(一只手作扶西瓜状,另一只手作刀状绵绵地向下劈)。
一半分给你(双手左捋)一半分给他(右捋),
给你你不要(双掌略蓄劲向左前推),
给他他不收(双掌略蓄劲向右前推),
+
那就都不给(双掌微快回收)
把两人撵走(野马分鬃)
他们不走你走(倒撵猴)
走啦,一挥手,伤自尊(白鹤亮翅)
不买西瓜别缠我,缓慢纠缠様(翻身撇身锤)
两人缠我赖皮,手慢动作左右挥动(左右打虎)
看我厉害,转头缓步拍苍蝇状(回身扑面掌)
拍死了,手抱西瓜状+奥特曼十字手+广播操准备运动的站立(抱虎归山、十字手、收式)
太极拳五步八法演练
一定要找个好的老师教你,自己练就像做操一样,即使练个几十年都不会有变化,只能说是活动了筋骨而已。我跟我老师5年多了,在福州金山这边,有兴趣可以过来了解一下,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初学者,效果也很明显。
4、初学太极拳要怎么学?
初学太极拳可以在网上看一些视频,现在各大视频网站上都有相关的教学视频,可以参照。另外呢,现在公园里都有老人在打太极拳,可以专门找一个老人让他教你,一般老人都是比较热心的,这也是学习太极拳一个比较快捷的途径。
所以从我刚入门经验看,我的建议是找一个好的老师,从易筋经开始练习,抻筋拔骨,筋骨疏散开后,万事开头难,坚持下去更难,入门是比较容易的,最难的是每天持续的练习,共勉。
太极是一个圆弧运动,但是一开始只能求正,然后求圆,所谓势正招圆,圆后求满,圆满了才有棚劲,这个过程是很难的,离不开师傅还需要自己多悟,一开始不能多学,因为你在重复错误,只有正确以后才能多练,养成定式,有了基础以后一定要学推手,有人看着很正,发力也很好,一搭手就东倒西歪,其实就是内里的东西不对,学太极最重要的就是首先找个好师傅,学到正宗的太极,养个好身体,学太极要先有个太极心,静下来,哪怕你练得一般,只要心静下心来了,自然就得到好处了。
基本功指学练太极拳的基本功法,如同建楼的基础工程,非常重要。实践证明,学练太极拳欲获好效果,必需先练好基本功。桩功:分松静桩、虚步桩、起落桩等。腿功:分独立、踢腿、摆腿、压腿、分脚、蹬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