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孕网 > 养生频道 > 运动 > 二十四式太极拳简化

二十四式太极拳简化

日期:2024-05-05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583+

二十四式太极拳简化

1、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24式太极拳的各个动作名称为:

1、起势;

2、左野马分鬃;右野马分鬃;左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搂膝抝步;右搂膝抝步;左搂膝抝步;

5、手挥琵琶;

6、左倒卷肱;右倒卷肱;左倒卷肱;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一;云手二;云手三;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穿梭;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扩展资料: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演练注意事项为:

1、心静体松;

2、圆活连贯;

3、虚实分明;

4、呼吸自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4式简化太极拳





  1.起势
2.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封贯耳
15.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图案,歌曲及套路

2、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要领


  


3、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为: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

1、轻松柔和: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以后,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太极拳练习。

2、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前后连贯,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3、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不同于其他拳术,它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往。通过弧形活动进行锻炼,使动作圆活自然,体现出刚柔相济的特点,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4、协调完整:太极拳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的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在练习过程中,要以腰为轴,上肢和下肢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切忌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呆滞等现象。

扩展资料

中年后练太极的七大好处:

1、防跌倒。由于骨骼肌肉自然衰老,人在50岁后跌倒风险显著增大,易导致髋骨等部位骨折。而经常练太极能改善身体平衡性,增强腿部肌肉力量,进而防止跌倒。多项研究发现,练习太极1年,摔倒风险可降低43%。

2、助减肥。澳洲研究人员发现,中老年肥胖人士经常练太极,可改善体重指数,减少腹部脂肪,调节血糖。美国科学家发现,练太极1小时可消耗280千卡热量。因此,太极拳又被称为“不流汗的减肥运动”。

3、身体壮。50岁后保持强壮身体有助老人生活自理。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练太极强身健体,长期坚持还能获得力量训练的各种益处。值得关注的是,练太极还对关节有好处,有助于远离关节疼痛。

4、血管好。《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刊登新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练太极6个月,身体活动能力明显改善,体重更健康,总体生活质量提高。多项研究表明,练太极可降低血压,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

5、更灵活。英国《体育医学》载文,练太极能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动作轻柔的太极运动可有效拉伸全身不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柔韧性、灵活性,减轻关节及腰背疼痛。

6、减压力。美国梅奥诊所研究数据表明,经常练太极可减少焦虑和抑郁,提升情绪,缓解压力,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7、无门槛。除了有严重腿伤者,太极基本上人人能练。即使是生活离不开轮椅的老人,也能练习太极。

参考资料:人民健康网—50岁后练太极七大好处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1、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其后贯穿,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2、轻松柔和。

太极拳架式比较平和舒展,动作要领不拘不僵,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说来,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3、协调完整。

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外一体,身体各部之间要紧密配合;动作的出发,一动无有不动,以腰为轴来带动。

4、虚实分明。

太极拳要求手脚动作上都要有虚实之分,最明显的是重心的确定,分清什么时候一定要身体的位置,否则就会造成站不稳的情况。

5、圆活自然。

太极拳的动作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运动时要避免直来直去,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灵顺遂。

6、心静体松。

在起势之前,首先要摆正姿势、呼吸自然、心静气和,注意力集中,要做到用意念来控制自己的动作,做到身心合一,心无杂念,缓缓进行。

24式太极拳是国家本着弘扬国粹、发扬传统武术的指导思想而编制的一套入门级的太极拳,它动作简练,浓缩了传统太极拳的精华,老少皆宜,实在是居家晨练之必备佳品。

扩展资料: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健身价值:
太极拳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包括武术价值、哲学价值和良好的健身价值。

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也是多方面的:有身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还有艺术修养方面的。太极拳外练全身的关节、骨骼、肌肉,内练意识、精神气质、神经功能。起初练的是动作、姿势、筋骨和皮肉,深入进去练的是意念、内气活动,从而由外至内、由内向外锻炼。

这种方式就不是简单的活动了,是在意念的支配下,使人的神经系统、运动机能和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得到全面的改善,它的健身价值是全面的、自然的、科学的。



  简化太极拳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运动器官及平衡能力都有锻炼价值。这是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郭志禹注 经过长时间研究得出的结果。

在邯郸举办的纪念简化太极拳推广五十周年暨2006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太极拳发展论坛上,郭志禹作了题为《简化太极拳锻炼价值的研究》的报告。

  郭志禹说,简化太极拳对精神系统的锻炼价值在于简化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是对练习者的一种精神修复与补偿。锻炼过程中,运动以外的神经中枢区域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平时由于紧张造成的消耗获得“补偿”,精神上的疲劳得以修复。

  研究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拳确有缓解紧张,给大脑神经提供休息和调养的作用,对抑郁、焦虑等不健康情绪有明显疗效。简化太极拳套路多数动作是对称的,对称的运动“虚实分明”的步法练习,可以活跃、平衡大脑左右半球机能,改善、延缓衰老现象。

简化太极拳同时对心血管系统有锻炼价值。“上虚下实”、“以意导动”是简化太极拳有助于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机制,有助于练习者将注意力和血液分散于下肢,缓解脑部血流压力。

对比研究数据表明,坚持练习简化太极拳可以使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配合药物治疗比单纯服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好。

郭志禹说,锻炼控制平衡和稳定能力是简化太极拳的一项重要内容,简化太极拳“活腿健步”,可以增强练习者腿部力量,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如孩童一般,并受益终身。

郭志禹还表示,简化太极拳是一项“动中求静”的运动,具有闹中取静、足径通幽功能,其势势相承、连绵不断于慢中求功,是健身、养生的精髓,对几千年来以“静”为主的静功养生是一种挑战。



  简化太极拳的特点如下:
( 1)保留杨式太极拳的传统风格,架式开展宽大,中正安舒,轻松柔和,圆活沉稳,寓刚于柔。
(2)保持杨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法,但删去了原来传统套路中的重复动作。套路中的招式编排由简到繁,布局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利于学习。只要练习相当时间,其锻炼效果与原来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是一样的。
(3)易学易记,便于推广。
(4)练习一趟比较省时,只需5~6分钟,极慢也不过7~8分钟,可供表演。
(5)简化太极拳由24个招式分成8组组成套路,各组有自己突出的锻炼目的。8组动作就是8个单元,利于教学。套路运动过程中方位变换非常简单易记,只是左右走两个来回,而起势与收势同一位置,处于这两趟来回横轴线申点偏右。
该套路的24个动作也包括了太极拳运动的主要步型、步法、手型、手法,以及进、退、转身等基本技法,是学习太极拳的基础套路。
8组动作中,第1组关键动作是弓步与虚步2个基本步型和抱(球)、分(靠)两种手法。第2组主要学习步法上的进、退,手法上的搂、推、挑、托。第3组重点更突出,练习太极拳的一个主要功架——“揽雀尾”式的掤、捋、挤、按、四正手,左右式均练习。第4组主要练习横进步法规律及云转的手法,是一组上下、左右、内外均须注意到的协调性极高的动作。这一组动作特别能体现太极拳的“腰为第一主宰”、 “腰如车轴”以及上下相随、内外合一的特征。第5组以练习蹬脚这一基本腿法为中心内容,并练习双臂绕环夹击贯打的一种拳法。第6组练习下势仆步和独立步,以及另一挑、托的手法,难度稍大。第5、第6两组动作要求平衡性较高。第7组以弓步架、推手法为主体,同时练习了所谓四隅手中的采、捌两种手法,体现太极拳连消带打,寓攻于守的技击特征。第8组以“搬拦捶”式这一身法、手法、步法、眼法统一协调性很强的,由防到攻的系列动作为中心内容。
因此,简化太极拳其实是一套训练八门五步的基本套路。
同时,简化太极拳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运动器官及平衡能力都有锻炼价值。
简化太极拳对精神系统的锻炼价值在于简化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是对练习者的一种精神修复与补偿。锻炼过程中,运动以外的神经中枢区域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平时由于紧张造成的消耗获得“补偿”,精神上的疲劳得以修复。

研究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拳确有缓解紧张,给大脑神经提供休息和调养的作用,对抑郁、焦虑等不健康情绪有明显疗效。简化太极拳套路多数动作是对称的,对称的运动“虚实分明”的步法练习,可以活跃、平衡大脑左右半球机能,改善、延缓衰老现象。
简化太极拳同时对心血管系统有锻炼价值。“上虚下实”、“以意导动”是简化太极拳有助于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机制,有助于练习者将注意力和血液分散于下肢,缓解脑部血流压力。
对比研究数据表明,坚持练习简化太极拳可以使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配合药物治疗比单纯服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好。
锻炼控制平衡和稳定能力是简化太极拳的一项重要内容,简化太极拳“活腿健步”,可以增强练习者腿部力量,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如孩童一般,并受益终身。

简化太极拳是一项“动中求静”的运动,具有闹中取静、足径通幽功能,其势势相承、连绵不断于慢中求功,是健身、养生的精髓,对几千年来以“静”为主的静功养生是一种挑战。

4、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招式名称有哪些?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拦雀尾 9.单鞭 10.左右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 16.左下式独立 17.右下式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太极拳基本技术:

一、运动特点

1.轻松柔和:太极拳架势比较平和舒展,动作要求不拘不僵,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来说,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2.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前后贯穿,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3.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运动时要避免直来直去,因此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灵顺遂。

4.协调完整: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意思、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动作的出发,一动无有不动,以腰为轴来带动。

二、动作要领

1.以意导动:即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所有的动作都要注意用意识来支配,“神威主帅,神为驱使”,“以动形随”。

2.注意放松,不用拙力:太极拳的放松,不是全身的松懈疲怠,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定的状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只有全身应该放松的都放松了,劲力才能毫阻碍地迅速集中到一点,避免了僵劲和拙力,体现出太极拳那种轻灵而又沉稳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特点。

3.虚实分明,重心稳定:练太极拳时,身体的姿势不断改变,处处贯穿着手法、身法、步法的变化和转换重心的活动,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不停,势势相连。要使虚实变化得当,身体必须平衡稳定。以达到太极拳“中正安舒”的要求。

4.呼吸自然,配合动作:练太极拳,不要因为运动而引起急促呼吸,要求呼吸自然。一般来说,凡是由实转虚,劲力含蓄、动作屈合时,配以吸气;凡是由虚转实,劲力沉实集中、动作开伸时,配以呼气。但在练一些过渡动作及个人感到呼吸难以结合动作时,仍需进行自然呼吸,这样才能保证呼吸与动作的结合自然稳妥,符合太极拳“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原则要求。

三、手型

1.拳:握拳同长拳,拳心略含空。

2.掌: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形。陈式太极拳的掌型 “瓦拢掌”。要求拇指根部与小指根部微内合,中指、食指、无名指微向后伸张。

3.勾:同长拳,但须自然。

四、步型

1.弓步:与长拳相同,但要求前后脚横向距离是10—30厘米,后腿自然直。

2.仆步:与长拳相同,但要求仆步腿自然伸直。

3.虚步:与长拳相同。

4.独立步:一腿自然直立,另一腿屈膝提起,脚尖自然下垂,大腿高于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yundong/376416.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