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极十三势每一招的攻防含义
不是太十三式,是身法
拳势技击含义与攻防变化拆解
二十四势太极拳势拆解是对整个套路中每个具体拳势技击含义分别予以阐释,以明白拳势应用意义,可以检验自身盘练拳架正确与错误、掌握内劲技术要领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水平。其套路演练动作请参阅有关教材,不再重述。
太极拳势具有“一势三变”的规律,同一个势子在不同流派拳套中又有不同变化,二十四势太极拳每势不一定只有一种攻防含义,本拆解主要介绍二十四势太极拳原势动作一种或数种较有代表性的技击含义与变化。每一势攻防含义的拆解,都是由双方不接触状态开始,进而搭手接触施技到分出胜负为止,谨供习练者参考。
一、预备势、起势攻防含义图解
1、预备势攻防含义图解
二十四势太极拳预备势采用太极拳的“无极势”。此拳势系桩功、静功、内功、气功、养生功,是“阴阳之母”的“无极”,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积聚内功、养蓄灵机、随时发动。预备势与起势定步与动步相交接、相补充、相转换;隐含阴阳动静周转之拳理;体现技击交手之规律。从攻防角度要求预备交手时,以静待动。静是一种心态,静是前提,是遇敌不慌,是沉着机智的冷静,是“泰山崩于前而心如止水”之静的定力,大敌当前要有面前有人似无人的气魄。切莫面对强劲的攻势被动挨打,要静观敌情,察来势之机,揣敌之长短,在瞬间确定敌来势而从容应变,因敌变化而动,避其锋芒,乘其隙,击其虚,在交手中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有人认为二十四势太极拳采用无极势作预备势,洞门大开、空档尽露,在技击时破绽太大而不可取,其实这只是其一,是表面、浅层次道理。君不想你若防守过于严密,对方不宜下手,必然充分准备,采取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劲力、更刁钻的角度、更凶猛的攻势发起进攻>>。而技击高手则辨证看待问题,往往采用无极势预备应敌,示之以虚、故意露出破绽;“开门缉盗,请君入瓮”;对手发动攻势后露出“破绽”即可“关门打狗,送入坟墓”。个中奥妙待练到时自可领悟。(见预备势攻防含义图1。注:着深色衣服者为甲,着浅色衣服者为乙,下同。)
2、正面运用起势攻防含义图解一
甲左上步进逼,左拳向乙头部直击,乙相机上步(或退步)双臂上抬,手背(或腕部)掤起对方肘臂(或拳腕)部,惊起对方略仰,感其下压之机双掌下按推对方胸腹部(头面部亦可)。将己之体重运行之势松沉至对方重心,使之后倒(见正面运用起势攻防含义图2-6)。
3、正面运用起势攻防含义图解二
甲上左顺步进身,左拳向乙头部直击,右拳在肘部准备第二次重击;乙重心后移(或退步亦可上步,视双方距离而定)双臂上抬,双手在甲左肘弯、右拳腕部扶沉按下憋到甲身躯部推按其重心,使其后仰倒地。整个过程连绵不断,速度运用适需要而定,刚柔劲力视双方交手性质而定(见正面运用起势攻防含义图7-11)。
4、侧面运用起势攻防含义图解三
甲右顺步进身右拳向乙头部直击,乙斜进上左步侧身起手搭扶在甲拳小臂(或腕)与大臂部,瞬间甲攻势已尽欲回抽时,顺势下按至甲身躯重心上,令其下坐后倒(见侧面运用起势攻防含义图12-16)。
5、侧面运用起势攻防含义图解四
甲由散打右预备势右顺步进身,右拳向乙头部直击,乙适机闪身上左步,侧身双臂上抬,小臂部掤起对方右小臂与大臂下部,惊起对方略仰,在其下压或回抽之机双掌下侧按甲方软肋、胯根部(或胯根、膝盖部),将己之体重运行之势松沉至对方失去重心后侧倒地(见侧面运用起势攻防含义图17-20)。
二十四势太极拳选用无极桩做预备势,中正安舒、质朴无华、大道至简;由无极而生阴阳之变,演化出诸多流派的起势,二十四势太极拳起势采用太极拳的升降桩。有的太极拳高手与人切磋看不到用什麽招术,仅为一起一沉、一升一降而已,起势——升降桩之妙用可窥一斑。尝见有的拳友误以为起势简单没有攻防含义,其实交手中外形动作看似简单的,却往往是最直接、最快捷、最实用的。经过实践摸索,往往看似外形简单、但其内在技术含量却是非常精细的,没有明师口传身授指点,仅依葫芦画瓢难达实际应用,对于通家来看这是不言而喻的。
二、野马分鬃攻防含义图解
1、野马分鬃攻防含义图解一
甲向前逼近,以右顺步直拳击打乙头部,右手外接掳抓甲右手腕部,乙侧闪进,上左步落于甲身体右后侧,管别其脚,同时左臂穿靠于甲腋下,左转腰肩背臂部向左后旋靠甲上体,使甲身体后仰歪斜,右手顺势随送,身体重心前移过渡成弓步夺其位,甲失去重心倒地(见野马分鬃势攻防含义图21-25背视图26-29)。右势与左势动作相同,左右相反,不在另述。
2、野马分鬃攻防含义图解二
甲顺步右冲拳进攻乙上部;乙左闪上步右手外接掳抓甲小臂腕部顺势牵引,同时左脚上在甲身后,左手按在甲肋(或胯跟)部向斜下方推切,右手合上甲方后坐之势随送,致使甲方倒地(见野马分鬃攻防含义图30-34)。
三、白鹤亮翅攻防含义图解
1、白鹤亮翅攻防含义图解一
甲左脚上步,出左拳击打乙头部;乙左手助力,右小臂上穿滚架拨开甲冲来的左拳臂;甲趁乙腹部暴露之机右拳击打乙腹肋部,乙左手下掳抓甲右手腕外分,使其偏离目标同时右手抓握甲左腕,控其形,提左足弹其小腿或裆部、腹部、胸部亦可(见白鹤亮翅攻防含义图35-38)。
2、白鹤亮翅攻防含义图解二
甲上左步进逼左顺步冲拳直击乙面门;乙右手臂上掤拨开甲的左拳消化其力,左手掌贴在右手小臂上助力同时重心后坐引化;甲趁乙中部暴露之机续右拳击乙腹部,乙左臂下掳抓其腕部转腰分化,右手掌顺甲左臂削砍其颈部(见白鹤亮翅攻防含义图39-41)。
四、搂膝拗步攻防含义图解
1、搂膝拗步攻防含义图解一
甲左脚上步同时左直拳击乙胸口部,乙后坐转腰同时右臂左格挡化解进攻,甲继出右拳向乙头部直击,乙右转腰左臂向右格挡顺势化解;甲趁机起右弹腿点击乙腿部,乙左腿回收避其锋芒;左手向下、向左后侧勾搂甲左腿,消其力,乙乘机左脚上步夺位,同时右掌向前推按甲胸部,身体重心向前成弓步,迫使甲失去重心而后倒地(见搂膝拗步攻防含义图42-48)。
2、搂膝拗步攻防含义图解二
甲上步逼近拗步冲右拳击乙胸腹部;乙左手臂由外向内再向外勾搂其小臂化解其攻势,同时相机上左步出右手直插乙双目;甲身体后移避让;乙身体重心前移,借甲身体后坐之势按压其胸部,迫使甲失去重心而后倒地(见搂膝拗步攻防含义图49-52)。右势与左势动作相同,左右相反。
只要练的得法,二十四式照样能强身健体出功夫。
太极拳技击十要一、以柔克刚
太极拳以柔克刚,这很符合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认为,天下之柔弱莫过于水,最卑下的也莫过于水,然而,最坚强的胜利者也是水。老子曾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这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气和水最柔弱,但它无所不入,又无所不能出。所以虚无柔弱者无所不通,又无有不可穷者。至柔不可折,那也就是无为之益了。
何谓以柔克刚?即与对方交手时,跟随对方之劲路,随屈就伸,人刚我柔,我顺人背,虽变幻无穷,但丝毫不含抵抗性。以柔克刚,关键在不顶抗对方,而 让它的力量在我之圈里走化掉,使之引进而落空。如果你加力于对方身上,原想可以把对方击倒,然后你进入对方的圈里,感觉到什么都没有,就像是一座空城,突然失去方向,失去光明,自己的破绽又暴露无遗,你会不战而自栗。在推手中就怕遇到这样的高手,他的内劲忽隐忽现,若有若无,见之有形,按之无迹。你用的刚劲越猛,跌得就越惨。所以笔者和侯春秀老师推手时,根本不敢用力,因为用的劲越大,它的反作用力以及惯性力量就越大,最后还是回击到我的身上。
柔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而刚劲则是有限的,不管有多大力量,其能量既有限又易折损。拳经云“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此即是以小力胜大力,避实就虚,以柔克刚,实非虚语。
二、以明对暗
何谓以明对暗,即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通过长期练太极拳的走架和推手,可使之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也就是功夫到了懂劲和知己知彼的程度。功夫由听劲而来,能听才能懂。所谓称斤量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太极拳的懂劲功夫是经过长期训练得出来的。推手专用以训练这种听劲,使之感觉特别灵敏,能听懂对方劲之动向。所谓“听之于心,疑之于耳,行之于气,运之于手”;“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听而后发”。听劲要准确,能听懂对方的劲路就能控制他,这样就能“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进击的目标就特别精确。如果你的侦察不明,判断错误,则你的进击只能是盲目和危险的举动。
三、后发先至
后发者是以静待动,不是不动而是等机会发动。所谓后发先至是动度的准确性以及时间、地点和程度的确定性。两人在交手时,“彼不动,己不动;彼未动,己先动”。太极拳以“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心神镇静,观敌来势,审势待机,手、眼、步法相一致。对方打不着你的时候,距离不够不可先发,发则失误,浪费精力,且易至被动的位置或反被对方击倒。《天远机论》曰:“见空不打,见人不上。拳不往空打,打起不空落。手起脚要落,足落手要起。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人,步要过人。前腿似弓,后腿是蹬。头要仰起,腰要长起,丹田要运起,自顶至脚,一气相贯。”当敌与你的距离、时间足以威胁到你的安全,也就是对方能在瞬间击到你时,你之意在先,其速更迅。所谓起手如闪电,打下如迅雷,能在更短的距离和时间内击倒对方,即是后发先至。其关键是时间、地点和速度,三合为一,身法要灵敏,速度要恰当,动作要轻快,变化要精微。
后发先至还表现在双方推手时,对方用劲向我发来,其破绽必露,我以即化即发,即化即发,后发制人,即在对方将发未发时,我之意先,把对方击出、击倒。
四、以静制动
以静制动,遇敌不乱,沉着机智。在行拳走架时,意念要做到面前无人如有人;与人搭手或散打时,要做到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也就是在交手时起手不空落,不发则已,一发必中。诸如“彼不动,己不动;彼未动,己先动”这些技击上的策略,都必须静观敌情,找准出击时机。以静制动,并非不动。所谓心机一发,四肢皆动。发手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静候伏机,如猫之捕鼠、鹰之捉兔、虎豹之扑牛追羊,无不惊心动魄,先静后动。以静制动,主要是观察来势之机,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以处静。静如山岳,动若处子。一触即发,一击必胜,这就是以静制动的效果。
五、贵化不抗
贵化不贵抗,主要是在对方向我攻击时,我以化解的方法,使对方的攻击力量不能作用在我身上,我的化劲分散和削弱了对方的攻击力,使之对我构不成重大威胁。
化功是一种高级的技击防卫法。太极拳推手的化劲方法,主要是在接触发劲的一瞬间,及时依*自身(身法)极小的运动,把对方的进攻力量消耗掉。贵化不抗,应不丢不顶,而不是一味地化解。化者不能招招化尽。赵堡太极拳人化解的方法,主要是半圈化半圈发,即化即发。化而不发,还是会受对方的牵制而导致失败。
化劲是太极拳推手之重要手段。推手盘架时,要求“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进退转换要有折叠往复,使对方无法知道我的动向与劲路而处于被动状态,即以半圈化半圈发,既不化尽,又不早化或迟化,要随化随发,攻守兼顾。只知抗不懂化,非太极拳之真谛。
六、以顺应逆
太极拳运动主要是画圈走弧,凡举动则无处不画圆,无处不阴阳,无处不太极,形成自然的逆来顺受之规律,这是在太极拳推手时常用的法则。
太极拳推手是对抗性的技击赛,以破坏对方的平衡为标准。传统的太极推手受人喜爱,是因它不提倡斗力。双方表现为粘连黏随,不丢不顶,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太极拳推手处处走圆弧,以逆顺受,以顺应逆,进而达到以顺制逆之目的。所以说太极推手是圆的较量,不是力的抗衡。从推手中化解对方的力,侦探对方的劲路,斗智斗勇,从而体味劲在人体内部的变化。使人在推手中找到乐趣。
以顺应逆必须舍己从人,掤、捋、挤、按、采、挒、肘、*,是主要的技击方法。粘、连、黏、随是以不丢不顶,顺从不离,随屈就伸,人刚我柔为原则,使对手进退不得,完全被我之劲所控制,以致“敌欲变而不得其变,敌欲攻而难得逞,敌欲逃而不得脱”,最终导致对方出现极为被动的挨打局面。
七、以整击散
以整击散,主要是我运用周身如一家之整劲,去击打对方的即零碎而又散乱的偏刚劲。我劲不整不发,敌力不散不击,乘势借力,以整击散。经过化引造成对方失势落空及重心不稳时,我顺人背,且对方又显出破绽,以我之整击彼之散。正如《打手歌》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击,粘连黏随不丢顶。”
如何才能做到周身如一家?《拳经》指出:必须做到内外相合,即外三合和内三合。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使之节节贯穿。外三合不仅是为了保证动作外形姿势的正确,更是为了整劲的集中。不管练哪种太极拳都要做到: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以意领气,以气促劲,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太极拳的动作虽形于外而实源于内,外形之蓄发,必须是心意的蓄发,这是意、气、劲在太极拳中的运用。周身如一家,要以我之整劲,趁彼劲之大小及散乱程度而击之,无不应手而即仆者,这正是以整击散的效应。
八、舍己从人
舍己从人即因对手之变化而变,使我顺人背。赵堡太极拳世代流传着一句口头语,就是“要啥给啥”。在推手竞技中,对方加力于我身之某处,我就把这处让给对方,把这处受力走化掉,丝毫不加抵抗,让对方的劲在我身上毫无作用,瞬间化为乌有,使对方落空,紧接着以我的整劲击败对手,即以听、化、拿、发的手段,使之引进落空合即出。舍己从人,要啥给啥,也是攻与守的竞技过程。舍己从人,是给对方一个错误的感觉,让对方进得来出不去。
舍己从人是太极拳推手的一种战术和策略。舍己是诱敌入设好的圈套,候机击发制胜。具有实战经验者,必然舍己从人,处处谨慎小心,不轻易进攻,所谓抑制其长,攻击其短。一旦掌握对方的劲路、破绽,或是敌强我弱,为了尽量减少失误,采用避实就虚,或用偶角的打法,从侧面击打,“攻其所必救,守其所不攻”。只要对方进攻,我即舍己从人,用粘连黏随之法牵制着对手,当其有破绽出现时,即攻其实点;或者在击其第一个破绽时,对方必然因吃劲而出现相应的相援,我即攻其救援之处,在其要害处一击,使其根本无法逃脱。
九、吃啥还啥
吃啥还啥,其关键也是在走化的功夫上。人家吃你一个饼,你得还给人家一个馍。吃啥还啥,你打我高探马,我还你高探马;你打我白鹤亮翅,我还你白鹤亮翅。你用什么打我,我还你什么,这是长期锻炼出来的一种功夫、一层功夫、一层化法。比如笔者与老师推手时,可以触摸到他的手肘,当我要拿发的时候,他的腕、肘、肩活如泥鳅,轻滑一下就走脱了,反过来我的被击点就暴露出来。所以,习者首先要锻炼化腕、化肘、与化肩,然后化脚、化膝,再化胯。化胯最难,它统领各大关节,为根节之根节,活与不活全赖于此。关节要活络,犹如万向接节,不断变换重心,调整虚实,使对方无法进击,周身如一家,内劲浑厚,无论对方用什么招数打我,我遂即走化,即走其招还制其身,吃啥还啥,攻其不守。吃啥还啥,还要看各人的功夫深浅、经验多少而定。一般拿法还容易走化,拿人要拿根,技术高者不仅拿人手肘,还能拿至腰胯,使对方不能转换求变而陷于绝地。
十、圆之较量
有人把太极拳叫做太极圈,因练太极拳走架自始自终都在画圈,所以,不管是大圆、小圆、平圆、斜圆、形形式式之弧圆,都能贯穿于全身各个部位。推手时也同样走弧形,处处有圈,无处不太极。进退走化亦画圆,沾粘黏随亦是圆。小圈克大圈,大圈套小圈。半圈进,半圈退;半圈化,半圈发。无论对方有多大力量,经过圆的化解,就可消除其给你的力量和威胁。圆周是以一点为圆心,半径小即圆小,半径大则圆也大。大圈的周长比小圈的周长大,所以走小圈的路线要比走大圈的路线要短。小圈的转换动作小,很快能化掉对方的力,并通过惯性把力作用于对方。由于动作小,路线短,节省了时间,使对方不及走化而被击出。这当然也不是一概而论,而是要看双方技击的实力。
圈里有圈,圈外有圈,连环进击,一圈套一圈;要啥给啥,吃饼还馍。手上有圈,脚下有圈,进是圈,退是圈,环环相扣,无圈不太极。大圈带小圈,小圈克大圈,若到功夫深,有圈似无圈,无圈亦是圈,若得规中意,太极图中求。
2、玄武拳,武当密传太极拳,太极十三式,少林易筋经,八段锦,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太乙五行拳,八卦掌,养生功,六字诀
如果免费,可以考虑。
去死,
我最想知道你练的效果怎么样?
3、傅清泉怎样这么多地方请他去教太极拳,难道就是因为他的功夫好吗?他有什么关系?
会推广吧,毕竟他们要赚钱的
品牌效应,营销做得好。
不仅功夫好,教得也好!
因为他爷爷傅仲文厉害
现在到那里教拳去了,想知道。
4、傅清泉的太极拳到底实不实用?
只要是太极,无论是什么种类,只要有“太极十三式”基本招式,加上常年累月的练习,都会实用,至于拳种出名不出名,那在于打拳的健身效果。在这啰嗦一句:陈氏拳实战,只适于少年、青年、青少年、中年这几个年龄段。杨氏适于全年龄段,常年练习实战效果不比陈氏拳差,有真正的以柔克刚的效果。
拳架是拳架,主要是为了熟练招式,如果打拳时没有主意内涵,只是练一个周身放松,舒适自在,想实用很难。
不管是谁的拳架,都是这个道理。
练拳要能实用,就不能散漫随意着练,推手、试劲,站桩,抖杆,散手等能加强实战能力的训练方法都应该练习。
恐怕要流过汗、受过伤、挨过揍,揍过人才行。
你想怎么实用?拿把管插比什么都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