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9-27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911+
:现如今有很多人喜爱太极拳,不过太极拳易学不易精,想要练好太极拳就必须要练好扎实的基础功,然后再循序渐进,现给大家介绍一下陈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陈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第一层功夫 学习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虚灵顶劲,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开髋屈膝,达到 心气下降,气沉丹田。而初学者不可能一下掌握这些要领,但应按照逐式要求 的方向、角度、位置、手足运行的路线等进行练习。因此,这一阶段对身体各 部位的要求不必过于强调,适当地简化。如对头和上体要求虚灵顶劲、含胸塌 腰,第一层功夫只要求头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前俯后仰、左右歪斜即可, 这和初学写字一样,只要笔划对就行。但练拳时,从肢体上看,动作僵硬,外 刚内空,有猛打、猛冲、猛起、猛落,有断劲、顶劲,系正常现象,只要坚持 每天认真练习,一般有半年时间即可熟练拳架,并且随着动作质量的提高,将 会逐渐引起内气在肢体内的活动,即达到外形引内气的阶段。有招熟而逐渐懂 劲的过程,为第一层功夫。 第一层功夫在技击方面达到的效果是很有限的。由于动作不够协调,运动不成 体系,姿势达不到标准,存在着僵劲、丢劲、顶劲、拳架上有凹凸缺陷处,内 气仅有感觉,不能一气贯通,发出来的劲,不是起于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 而是一节飞跃到另一节的零断劲。所以第一层功夫练拳适应不了技击。如与不 会练武者较量,尚有一定灵活性,虽用不巧,但知道引进落空,有时偶然把对 方发出,自己却难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所以称为“一阴九阳根头棍”。何为阴 阳?按练习太极拳来说:虚为阴,实为阳。阴与阳,是对立的统一、缺一不可, 二者又可以互相转化,把二者按十份计算,练到阴阳相等,即为伍阴五阳,这 也是练习太极拳的成功标准。第一层功夫“一阴九阳”,刚多柔少,阴阳很不 平衡,不能做到刚柔相济,运用自如。所以,在第一层功夫期间,对逐式的技 击含义不必追求。 第二层功夫 从第一层功夫末期,有内气活动的感觉开始至第三层功夫的初期,为第二层功 夫。第二层功夫是进一步克服练拳时身体内外产生的僵劲、丢劲、顶劲和动作 不协调的现象,使内气按照拳架动作的要求有规律地在体内运行,达到一气贯 通,内外协调一致。 完成第一层功夫,已经能够熟练地按逐式动作初步的要求来练习,有了内气活 动的感觉,但还不能掌握内气在体内运行,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对身体各 个部位的具体要求和相互配合的关系皆未准确地掌握,如:含胸过度则弯腰弓 背,塌腰过度则挺胸凸臀,因此必须进一步严格地要求,准确地掌握身体各个 部位的要求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解决矛盾,使之统一起来,达到周身相合(即 内合和外合。内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外合--手与足合、肘与 膝合、肩与髋合),内外俱开,同时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一开一合,开合相 承。 其二,在练拳当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即某个部位动作较快,过了,产 生顶劲;某个部位动作较慢,不及,产生丢劲,二者皆违背了太极拳的运动规 律。陈式太极拳要求一举一动都不离缠丝劲。拳论中说:“缠丝劲发源于肾, 处处皆有,无时不然”。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严格掌握缠丝法(即缠绕螺 旋的运动方法)和缠丝劲(即用缠丝法练出来的劲),需在松肩沉肘、含胸塌 腰、开髋屈膝等要求下,以腰为轴,节节贯穿。手往里旋转,以手领肘,以肘 领肩,以肩领腰(指的是该侧的腰,实质上还是以腰为轴);手往外旋转,以 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表现在上肢是旋腕转膀,表现在下肢是旋踝转 腿,表现在躯干是旋腰转背,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根在脚、主宰于腰而行 于手指的空间旋转曲线。在练拳的过程中,如果感到某一动作有不得势或不得 劲之处,就可以依据缠丝劲顺遂调整一下腰腿,以求动作协调,这样即可使动 作得到纠正。所以,在注意身体各部位的要求,使之周身相合的同时、掌握缠 丝法和缠丝劲的运动规律,是第二层功夫练习过程中解决矛盾的手段和自我纠 正的方法。 在第一层功夫期间,练拳者开始学拳架,架子熟练就能感觉到内气在身体内活 动,于是很感兴趣,不会有厌倦之感。但有的进入第二层功夫,却感到没有什 么新鲜之处,同时往往对要领产生误解,掌握不准确,练起来很别扭,或者有 时候练得非常顺遂,发劲也是呼呼带风,但推手时却用不上,因此容易产生烦 闷情绪,失去信心而中断。只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处处循规蹈矩,刻苦盘架 子,把周身练成一体,一动全动,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达到在运动中不 丢不顶,任其变化、园转自如。常言道:理不明,延名师,路不清,访良友; 理明路通,持之以恒,终将成功。拳论中说:“人人各具一太极,但看用功不 用功”。又说:“只要用功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矣!”一般需四年即可完成 第二层功夫。达到一气贯通的程度,便会恍然大悟,此时练拳信心百倍,越练 兴趣越高,欲罢不能。 第二层功夫初期的技击表现与第一层功夫的技击表现一样,实用价值不大。第 二层功夫末期已经接近第三层功夫,尚有一定的技击作用。下面按照第二层功 夫中期阶段的技击表现进行介绍(以下第三、四、五层功夫都按中期阶段的技 击表现进行介绍)。 养生导读
:现如今有很多人喜爱太极拳,不过太极拳易学不易精,想要练好太极拳就必须要练好扎实的基础功,然后再循序渐进,现给大家介绍一下陈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陈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第一层功夫 学习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虚灵顶劲,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开髋屈膝,达到 心气下降,气沉丹田。而初学者不可能一下掌握这些要领,但应按照逐式要求 的方向、角度、位置、手足运行的路线等进行练习。因此,这一阶段对身体各 部位的要求不必过于强调,适当地简化。如对头和上体要求虚灵顶劲、含胸塌 腰,第一层功夫只要求头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前俯后仰、左右歪斜即可, 这和初学写字一样,只要笔划对就行。但练拳时,从肢体上看,动作僵硬,外 刚内空,有猛打、猛冲、猛起、猛落,有断劲、顶劲,系正常现象,只要坚持 每天认真练习,一般有半年时间即可熟练拳架,并且随着动作质量的提高,将 会逐渐引起内气在肢体内的活动,即达到外形引内气的阶段。有招熟而逐渐懂 劲的过程,为第一层功夫。 第一层功夫在技击方面达到的效果是很有限的。由于动作不够协调,运动不成 体系,姿势达不到标准,存在着僵劲、丢劲、顶劲、拳架上有凹凸缺陷处,内 气仅有感觉,不能一气贯通,发出来的劲,不是起于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 而是一节飞跃到另一节的零断劲。所以第一层功夫练拳适应不了技击。如与不 会练武者较量,尚有一定灵活性,虽用不巧,但知道引进落空,有时偶然把对 方发出,自己却难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所以称为“一阴九阳根头棍”。何为阴 阳?按练习太极拳来说:虚为阴,实为阳。阴与阳,是对立的统一、缺一不可, 二者又可以互相转化,把二者按十份计算,练到阴阳相等,即为伍阴五阳,这 也是练习太极拳的成功标准。第一层功夫“一阴九阳”,刚多柔少,阴阳很不 平衡,不能做到刚柔相济,运用自如。所以,在第一层功夫期间,对逐式的技 击含义不必追求。 第三层功夫 “要想拳练好,比把圈练小”。练习陈式太极拳的步骤,即由大圈到中圈,由 中圈到小圈,由小圈而无圈。所谓“圈”并非指手脚运行的轨迹,而指内气疏 通。第三层功夫是由大圈而至中圈的阶段。 拳论中说“意气君来骨肉臣”,即练习太极拳时要着重用意。在第一层功夫中, 思想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习和掌握太极拳的外形姿势,第二层功夫时注意力主 要是发现运动中身手内外产生的矛盾,调整身法,达到内气贯通。进入第三层 功夫,已经疏通了内气,要求用意不用力,动作轻而不浮,沉而不僵,即外柔 内刚,柔中寓刚,周身相随,禁忌妄动。但不可只顾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而 忽视动作,否则,就会产生神态呆滞,致使气不仅不能畅通,反而会造成气势 涣散的病象。所以说“在神不再气,在气则滞”。 在第一层和第二层功夫中,虽已掌握了外形动作,但内外尚未合一。有时应该 吸气,由于动作僵滞,吸不满;应该呼气,由于内外不合,呼不净。所以,练 拳时要求自然呼吸。而进入第三层功夫,动作比较协调,内外基本上合一,一 般的动作与呼吸能自然准确地配合,但对一些比较细致、复杂、疾速的动作, 还需有意识地注意与呼吸的配合,进一步使动作与呼吸协调一致,逐步达到顺 其自然。 第三层功夫基本掌握了陈式太极拳内外要求和运动规律,有了自我纠正的能力, 动作比较自如,内气比较充足。这是需进一步了解拳势的技击含义和使用方法, 要多练推手,检验拳架、内力和发劲,以及化劲的质量。如拳架能适应对抗性 的推手,则证明掌握了拳架要领,进一步下功夫就会更加充满信心。这时可加 大运动量,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如抖大杆子,以及刀、枪、剑、棍等器械和单 势发劲,这样练习两年时间,一般即可进入第四层功夫。 第三层功夫虽然内气贯通,动作比较协调,在不受外界干扰,自己练习的情况 下,内外也能够合一,但内气还是比较薄弱,肌肉的活动与内脏器官之间建立 的协调关系还不够稳固。因此,在对抗性推手和技击时,遇到一般比较轻缓的 进攻能够舍己从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引进落空,避实击虚,运化自如。 而一遇劲敌,就会感到棚劲不足,有欲将身法压匾之意(有可能要破坏不偏不 倚、八面支撑、立于不败之地的身法),尚不能随心所欲,亦不能如拳论中所 说的那样“出手不见手,见手不能走”。引进和发出对方,也往往生硬和勉强 。所以说:“三阴七阳犹觉硬”。 第四层功夫 第四层功夫是由中圈而至小圈阶段,功夫已显高深造诣,接近成功。对具体练 习的方法、动作要领、逐势的技击含义、内气运行,以及注意事项、呼吸与动 作的配合等,都已完全掌握。但练习中还应注意,伸手迈步都须有临敌之意, 即假设周围都是敌人。一招一势,要连绵贯穿、周身相随,承上启下皆有中气 收放、宰乎其中,练拳时“无人如有人”。其练习内容(如拳、器械等)与第 三层功夫相同,只要坚持不懈,一般三年时间即可进入五层功夫。 第四层功夫在技击方面与第三层功夫差别很大。第三层功夫是化掉对方进攻的 力,解除本身的矛盾,使自己主动对方被动,而第四层功夫则可以连化带发。 其原因是,内劲已经非常充足,意气换得灵,周身组成的体系比较巩固。因此 在推手时,对方的进攻威胁不大,触着即便换身法,很容易地将其来力化掉, 表现出随人之动而不断改变方向,不丢不顶,内部调整,处处意在人先,动作 小,发劲干脆,落点准,威力大的特点。所以说:“四阴六阳显好手”。 第五层功夫 第五层功夫是由小圈而至无圈,有形归无迹阶段。拳论中说:"一气运来志无 停,乾坤正气运鸿蒙,运到有形归无迹,方知玄妙在天工"。第五层功夫期间, 动作已经非常活顺,内劲十分充足。但需要精益求精,仍然是费一日之功力, 即可得一日之成效,直至身体空灵,变化无端,内有虚实变换,外面看不见, 这才是完成了第五层功夫。 在技击方面达到刚柔相济,松活弹抖,周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身 体各部位都相当灵敏,周身无处不似手,挨着何处何处击,蓄发相变,八面支 撑。所以说:“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迎 化归无有。” 总之,完成第五层功夫,大脑皮层中兴奋与抑制、肌肉收缩预防松、肌肉的活 动与内脏器官的活动已建立了巩固的协调关系,即偶然受到袭击,也不易使这 种协调动作受到破坏,而能随机应变。但是还应继续深造,精益求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yundong/288782.html
上一篇:男人怎么练出腹肌
下一篇:户外活动:雷雨天注意事项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