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孕网 > 养生频道 > 食疗 > 鸡精是发物吗 不属于发物

鸡精是发物吗 不属于发物

日期:2023-05-06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13+

鸡精是发物吗 不属于发物

鸡精也属于比较重要的调味料,很多菜里面放鸡精能有效的提鲜,让菜品变得更加好吃,有的人担心鸡精也是发物,下面介绍鸡精是发物吗 不属于发物。

鸡精是发物吗

鸡精不是发物。

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发物中如鸡、蛋类、猪头肉等对人体而言为异体蛋白,这种异体蛋白就可构成过敏源而导致人体发病。鱼、虾、蟹类本身就含组织胺,而组织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扩张、充血、血浆渗出、水肿、腺体分泌亢进及嗜酸性白细胞增高等,从而导致了机体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诱发皮肤病,如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发热等。有的高敏病人,甚至对大米、小麦、玉米等都可产生过敏反应。酒、葱、蒜等可通过酒精或挥发刺激物质直接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使原有的皮肤病病情加重或病情迁延。

鸡精小知识

鸡精不是从鸡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入化学调料制成的。由于核苷酸带有鸡肉的鲜味,故称鸡精。可以用于使用味精的所有场合,适量加入菜肴、汤羹、面食中均能达到效果。鸡精中除含有谷氨酸钠外,更含有多种氨基酸。它是既能增加人们的食欲,又能提供一定营养的家常调味品。味精产品更加注重鲜味,所以味精含量较高;鸡精则着重产品来自鸡肉的自然鲜香,因而鸡肉粉的使用量较高。

准确认识味精和鸡精

味精

味精是谷氨酸的一种钠盐,为有鲜味的物质,此外还含有少量食盐、水分、脂肪、糖、铁、磷等物质。味精易溶于水,具有吸湿性,味道极为鲜美,溶于3000倍的水中仍具有鲜味,其最佳溶解温度为70℃-90℃。味精在一般烹调加工条件下较稳定,但长时间处于高温下,易变为焦谷氨酸钠,不显鲜味且有轻微毒性;在碱性或强酸性溶液中,沉淀或难于溶解,其鲜味也不明显甚至消失。

鸡精

鸡精的主要成分就是味精(谷氨酸钠)和盐。其中,味精占到总成分的40%左右,盐占到10%以上。另外还有糖、鸡肉或鸡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淀粉等物质复合而成。鸡精的味道之所以很鲜,主要还是其中味精的作用。另外,肌苷酸、鸟苷酸都是助鲜剂,也具有调味的功效,而且它们和谷氨酸钠结合,能让鸡精的鲜味更柔和,口感更圆润、丰满,且香味更浓郁。

鸡精的危害

很多人总主观地认为,鸡精是鸡肉、鸡骨头提炼的精华,味精就是化学成分配的,所以经常会以为吃鸡精吃多少都没关系,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鸡精吃多了也是危害健康的哦。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以淀粉、糖蜜等为原料提取生产谷氨酸,再经微生物发酵后,提纯精制而成。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味精产品分三大类,即普通味精、加盐味精和增鲜味精。普通味精的谷氨酸钠含量达99%。加盐味精和增鲜味精是在此基础上,再添加盐、增鲜剂。

虽然大部分鸡精都号称“真正上等鸡肉制成”,但其主要成分就是味精、盐及核苷酸。此外,还含有适量的糖,鸡肉粉、鸡骨粉、鸡骨头类提取物或其他肉类提取物,香辛料、鸡味香精,以及糊精和淀粉等。鸡精中谷氨酸钠占40%,味精中谷氨酸钠则超过80%。鸡精中添加了核苷酸这一助鲜、调味剂。它能与谷氨酸钠结合,使鸡精的鲜味更柔和,口感更丰满,香味更浓郁。可见,鸡精之所以鲜,仍然离不开味精的作用。

人们都知道吃盐多不利健康,却忽视了摄入谷氨酸钠过量,也可能由于钠摄入过多而导致高血压,还会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矿物质的利用。

为了减少鸡精摄入,我们不妨从下面几点做起。第一,做肉菜或鸡蛋时不要加鸡精或味精。第二,若使用鸡精和味精,用盐量减少一半。第三,挑选纯度较高的普通味精,含盐量较少。另外,鸡精里的核苷酸,其代谢产物就是尿酸,痛风患者要少吃。

甚至有些无良商家直接就不采用传统的方法制造鸡精,而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入化学调料制成的,因为核苷酸也是可以带有鸡肉的鲜味的,从卫生角度讲,鸡精对人体是轻微有害的,在烹调时,如果加入过多鸡精,则会导致人体在短时间内摄取过量的谷氨酸钠,超过机体代谢能力,直接危害人体健康,重则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

并非所有的菜肴都适合加鸡精,炖煮、排骨等本身具有鲜味的食物时,加入鸡精会让食物走味,影响菜的味道。这时可以选用普通味精等调味品代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鸡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所以有(心脏或者免疫系统疾病或皮肤病,肝病)患者做饭决不能放鸡精。

还有一些人群,一天食用鸡精过多,晚上休息会出现喉咙干疼,做梦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鼻塞、头痛等身体不适症状。此类人群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shiliao/65014.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