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9-01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248+
汞超标化妆品低廉成本高暴利 监管存漏洞,谁都想拥有漂亮的脸蛋,因为漂亮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人的首要通行证,所以美容就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怎么做美容,护理,重要的是要在美丽的同时更要健康。
去年底,一直身体健康的宁波杨女士突然患上了肾病,医生根据她的尿检结果,确认她为“汞中毒”。经过调查发现,杨女士在发病前曾使用过一款网购的某品牌化妆品。宁波市疾控中心理化检验所对这些化妆品进行了化验,结果发现汞含量严重超标,一款晚霜,汞含量竟然超标17万倍。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昨日在国内某大型购物网站上看到,至今该品牌产品依然在销售。
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也曝光多款汞超标化妆品。
近年来,类似的化妆品中汞等重金属严重超标的现象一直屡见报端。去年底国家食药监部门对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抽检结果显示:18种不合格产品有16种为汞超标。为何国内化妆品屡现汞超标事件?
低廉成本高暴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造成这些祛斑类化妆品汞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在产品中添加了“氯化氨基汞”,而且添加量比较随意。这种物质能产生比较快速、明显的美白效果,但是属于一种有毒汞化合物,按照国家《化妆品卫生标准》的规定,严禁添加到化妆品中。
有关资料显示,汞及其化合物可以在一周,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淡化皮肤上的斑点,但长期使用则会引起接触性皮炎,出现红斑丘疹,并有可能融成一片,甚至形成水疱,愈后反而使面部色素加深,长时间使用还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过量侵入可诱发汞中毒。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正规企业的护肤产品中的美白成分大都是生物性质的,比如从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C、熊果苷、曲酸等安全原料。一方面,这些原料的祛斑美白效果比较慢,不如加违禁品汞的效果来得快速明显,另一方面,价格比“氯化氨基汞”高出很多。
一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氯化氨基汞的市价约为400元/千克,但α-熊果苷的价格约为1100元/千克,成本相差将近2倍。“最关键的是同等用量的熊果苷美白效果远远比不上氯化氨基汞,这等于在利益的终端又拉开了成本价差。”
“美白祛斑产品中加入这样超标的汞,这就跟牛奶里面加入三聚氰胺一样。”日化行业人士徐春生告诉本报,正规化妆品企业一般不愿搅入“氯化氨基汞”的浑水。
他透露,很多汞超标的祛斑美白产品,包装上印着的品牌、生产厂家,包括特殊用途化妆品许可证都是假冒的,主要集中于广东一带非法的小作坊生产,销售渠道也主要是三线到五线城市的化妆品店和一些美容院。
按照国家标准,化妆品中汞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千克,上述产品汞超标上万倍,而不合格的干电池含汞量超过130ppm,这就意味着这种祛斑霜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含汞干电池还要严重。
汞超标化妆品低廉成本高暴利 监管存漏洞,谁都想拥有漂亮的脸蛋,因为漂亮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人的首要通行证,所以美容就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怎么做美容,护理,重要的是要在美丽的同时更要健康。
去年底,一直身体健康的宁波杨女士突然患上了肾病,医生根据她的尿检结果,确认她为“汞中毒”。经过调查发现,杨女士在发病前曾使用过一款网购的某品牌化妆品。宁波市疾控中心理化检验所对这些化妆品进行了化验,结果发现汞含量严重超标,一款晚霜,汞含量竟然超标17万倍。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昨日在国内某大型购物网站上看到,至今该品牌产品依然在销售。
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也曝光多款汞超标化妆品。
近年来,类似的化妆品中汞等重金属严重超标的现象一直屡见报端。去年底国家食药监部门对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抽检结果显示:18种不合格产品有16种为汞超标。为何国内化妆品屡现汞超标事件?
监管漏洞
化妆品屡现汞超标事件也显现出监管漏洞。而在化妆品监管方面,均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方面对铅、汞含量等做出相关规定。
中国化妆品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谷俊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化妆品企业是进入门槛高,但是在进入之后对其的监管执行却不力。”
现有体制中,开办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办理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有的还需要特殊许可证等,产品上市之前,还需要生产企业送检。但是企业往往送检的产品当然是合规的产品,但送审后在生产过程中自行添加物质的企业比比皆是。此后,国家质检总局采取的是每年不定时抽检的方式。
谷俊观察到抽检的渠道一般也就深入到一二三线城市,实际上很多超标产品大都潜伏在四五线城市。
另一方面,抽检产品的选取,很多是在街边的商店或者超市百货,实际上超标产品潜伏的重要渠道比如美容院却很少抽检到。美容院渠道的化妆品往往价格高、利润大,但是很容易形成自己封闭的销售系统。“大型的龙头美容院企业会有自主品牌的产品,而另一些中小美容院就是潜伏那些不知名、包装简陋的超标化妆品的重地之一。”
业内人士还透露,保健品和化妆品的监管权力在2008年划入药监部门后,国家食药监局的监管和执法人员的编制数量并没有因此明显增加,所新设立的食品安全监管司同时要兼顾消费环节的食品监管和保健品、化妆品监管,明显有些吃力。更让药监部门尴尬的问题是执法权跟不上,有时候,被药监局上了黑榜的产品并未下架,药监局的功能仅仅成了“曝光”。
谷俊说,中国的化妆品企业很多,政府监管确实有盲区,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均有大量依靠举报问题化妆品而生存的人。他建议,采取一些奖励和保护措施,将药品、食品、化妆品的安全监管交给社会,并且跟上执法力度,或许能更好解决现实困境。
小编提醒:健康美容是我们拥有漂亮外表的重要前提,失去了这个前提,即使拥有再美丽的外表也就失去了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shiliao/280974.html
上一篇:美容常识 让你认清6大抗氧化标兵
下一篇:花样百出片状面膜如何用效果好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