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8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29+
汉字的发展历史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汉字成系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仓颉造字,相传仓颉是轩辕黄帝的史官。他应该是将经过漫长岁月演变的图形符号加以收集整理,最后再加以规范化与系统化。
甲骨文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甲骨文”指的就是商朝时期刻在龟壳兽骨上的汉字,又称“契文”。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字在当时主要是用于占卜和记事。在商朝时期,在甲骨上刻字可能并不是主要的记录方式,可能还有其他的刻在木头或刻在竹简上的文字,只是年代过于久远,只有不易腐烂的甲骨才能保存下来。也有很少的字被刻在金属器皿上,由于当时金属比较稀缺,并没有成为常见的文字载体。
金文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将文字刻于金属器皿上,可能周朝人认为将文字刻在甲骨上并不十分雅观,并且当时青铜器大量出现,青铜器也常用作祭祀先祖的器物,金属开始成为文字的载体,但同时还会有文字被刻在甲骨上。由于流传下来的文字多见于钟鼎之上,因此被称作“钟鼎文”;由于是刻在青铜器上,也被称作“金文”。这一时期的金文也成了周朝文字的代表。
小篆
秦朝是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统一政策,在丞相李斯的主持下,将汉字书写统一为秦国的小篆,小篆也因此成为秦朝文字的代表。小篆的产生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出现的汉字的异化趋势,也为今天的汉字奠定了基础。如若不是秦始皇的政策及时遏止了汉字的分化,或许我们现在看到的汉字就像英德语一样,虽然相似但却不再相同。
大篆
大篆者若鸾凤奋翼,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铅利精微,同乎神化。小篆者或缕纤盘屈,或悬针状貌,鳞羽参差而互进,珪璧错落以争明,其势飞腾,其形端严。——张怀瓘《论六体书》
隶书
汉初,汉承秦制,仍用小篆,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隶书随着时间而逐渐完善,到了东汉,形成了定型的汉隶。特别是到了汉恒帝、灵帝时期,汉隶达到极盛。因此,隶书也成了汉朝汉字结构与字形的标志。
楷体、宋体
从隶书、隶草演变出一种较规整的字体——楷书。到了唐朝时,楷书更加成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字体,楷体也因此成为唐朝汉字的代表。印刷术发明以后,印刷也多用楷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shenghuo/247840.html
上一篇:通勤什么意思
下一篇:玫瑰花叶子枯萎了是什么原因呢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