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孕网 > 养生频道 > 人群养生 >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母乳性黄疸是什么情况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母乳性黄疸是什么情况

日期:2023-05-17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25+

本文内容大纲:

  • 1、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2、宝宝母乳性黄疸,应该如何处理呢?
  • 3、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用治疗吗?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母乳是婴儿天然的营养食物,对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强健体质等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有 经验 的妈妈们都知道,在母乳喂养期间,婴儿很容易会患上一种叫做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黄疸疾病。那么母乳性黄疸原因、症状是什么?如果婴儿不幸患上了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宝妈们又该如何预防婴儿母乳性黄疸呢?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母乳喂养所引起的黄疸。这种情况多数是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皮肤红润,但母乳喂养不久后皮肤却变黄,不过宝宝的身体健康完全没有收到影响。

母乳性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正常足月的婴儿,母乳性黄疸情况会在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以持续2-3周,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婴儿喝下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情况。

经了解,大约有10%-15%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不过,宝爸宝妈们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只是在母乳喂养期间肤色会偏黄一些。所以宝妈们可以放心地按照母乳喂养需求,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

查看详情·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有哪些?· 母乳喂养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 方法 有哪些? ...·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母乳性黄疸原因

母乳性黄疸原因是什么?据了解,目前医学上对造成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暂时还不是很清楚,但医学研究专家们普遍认为,母乳性黄疸的出现,是因为宝宝在喝下母乳后,身体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从而出现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肤色偏黄的情况。也有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母乳性黄疸三大原因: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查看详情· 生理性黄疸是怎么样的?· 母乳喂养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 母乳喂养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是怎样? ...母乳性黄疸症状

母乳性黄疸主要可以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两种类型。早发性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迟发性一般是在出生后7-14出现,具体的情况都是逐渐加重,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0-30mg/dl,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持续2-3周,然后缓慢下降,3-12周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母乳性黄疸症状有哪些

1、最明显的是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宝宝肤色会偏黄、眼白也会泛黄。不过母乳性黄疸以轻、中度为主,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2、宝宝身体情况一般都良好。宝宝除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

3、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查看详情· 黄疸母乳喂养停多少天?·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症状都有什么呢? ...· 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方法都有什么呢?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虽然说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普遍情况下都会出现皮肤偏黄、眼白泛黄的母乳性黄疸情况,但对于爱儿成命的新妈来说,宝宝出现母乳性黄疸依然会让她们感到不安和担忧。那么,如果出现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如果母乳性黄疸现象持续2-3周还没消退,建议可以到医院接受检查,确认宝宝是否为母乳性黄疸。新妈们也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以测量宝宝血液中胆红素的量。如果胆红素有减少,那表示引起黄疸的原因可能是母乳,这个时候宝宝可以不需要做任何的治疗,新妈们可以照平常一样喂养,不要因为怕黄疸而停止哺喂母乳。

不过,妈网 百科 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是,暂停母乳喂养的期间,妈妈应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以便确认是正常的黄疸情况后继续母乳喂养。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母乳性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都不会带来影响,所以新妈们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查看详情· 婴儿病理性黄疸怎么办啊?· 请问婴儿病理性黄疸怎么办? ...· 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是怎样? ...· 母乳喂养性黄疸是什么?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

经了解,并不是所有的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都会出现母乳性黄疸情况,大约有10%-15%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如果准妈们想要减少黄疸发生的可能性,以下有关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的内容或许会对你有用。

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

1、妈妈在怀孕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

2、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鼓励增加新生儿早期乳汁摄入量,能让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3、坚持多次少量喂奶原则,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4、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5、宝宝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宝宝母乳性黄疸,应该如何处理呢?

黄疸是很多宝宝出生后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宝妈不太懂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奶水出现了问题?从而责怪自己,还有的宝妈听信谣言,干脆就给孩子停了母乳,而完全改喂配方奶了。

事实上,关于母乳性黄疸的病因目前尚未清楚,宝妈不必急着自责,虽然该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要住院,但是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案例:母乳性黄疸意味着宝妈的奶不好吗?

莉莉喜得千金,住院三天,女儿的脸由红变黄,不过检测值正常,属于生理性黄疸,无需担心。可是女儿出生后的20天,发现她的脸开始黄得发黑,出了月子第一次去打预防针,被要求检测黄疸值,发现脸9.0,胸9.9,大体判断是母乳性黄疸。

回到家后给娃停了三天奶,再次检测发现两个值都下降了,确定是母乳性黄疸无疑了。母乳性黄疸,听这名字就和宝妈的奶水有关啊,莉莉有些自责,也有些不知所措。是不是自己的奶水差,才导致宝宝患上母乳性黄疸呢?是否要永久性给娃断奶呢?

原创插画,转载请授权

抱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莉莉去咨询了儿科医生,结果却大出所料。医生说母乳性黄疸并非宝妈的问题,不要因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停奶三天即可,完全没必要一直停下去,那样等于剥夺了孩子吃母乳的权利。

从医院回来,莉莉开始按照医生的指示帮孩子退黄。每天给孩子晒太阳,坚持母乳喂养,还到医院接受了几次蓝光治疗,终于在宝宝出生70天后成功退黄,女儿再也不是“小黄人”了,而是变得白白净净的,也可以打预防针了,颜值控的莉莉好开心。

母乳性黄疸有何特征?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

母乳性黄疸最显著的特征是: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分早发与晚发两种,早发是生后3天出现,晚发是生后1周左右出现,最迟会在12周消失,也就是3个月。

对于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现认为这是一种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所致,主要与这三方面有关:喂养方式、母乳原因、肠道微生态原因。母乳性黄疸并不一定就是母乳的问题。

原创插画,转载请授权

母乳性黄疸与生理性、病理性黄疸有何区别?

从时间上看:生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的2至3天出现,病理性黄疸在宝宝刚出生24小时内就能显现,母乳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4到7天内发生。有的孩子可能同时患有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退黄较慢。

但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都比较忙乱,而且这三种黄疸出现的时间间隔并不大,如果仅凭时间作为区分容易混淆,这就需要进一步看三种黄疸的具体症状了。

从症状上区分:生理性黄疸的宝宝一般吃嘛嘛香,睡眠也好,除了脸色黄一些外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通常在半个月内就能自行消退;

病理性黄疸则不同,宝宝不仅脸色、肤色发黄,而且还可能伴有发烧、抽搐、恶心、呕吐大便发白等情况,持续时间较长。

母乳性黄疸较之于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较长,和病理性黄疸相比则没有严重症状,最明显的就是在给宝宝停奶后其黄疸值降低,基本可判定为母乳性黄疸了。

母乳性黄疸要如何治疗?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首先要摒弃两个误区:一是给孩子戒奶,完全改用配方奶;二是过度治疗。

母乳性黄疸快速退黄的办法就是暂时给孩子停奶,注意是“暂时”而不是“永久”。那些主张一劳永逸地断奶以解决黄疸问题是不负责任的。

而有的家长因为怕耽误孩子打预防针,不顾宝宝的实际检测值而一味主张给孩子过度治疗,过度紧张不说,频繁去医院也增加了宝宝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还是要按自己情况来的。

那么,母乳性黄疸究竟要如何治疗呢?来看看这几种方法!

1、暂停母乳喂养

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较高的话,是可以暂停母乳喂养三天的,当胆红素水平下降≥50%的时候,再用母乳喂养,这时候黄疸即使再出现,也不会有原来的程度高。不过这要根据宝宝的体质和实际情况来。

停奶期间宝宝以配方奶进食,而宝妈的奶水也要及时排空,有利于孩子恢复母乳喂养后能够获得充足的奶量。

原创插画,转载请授权

2、少食多餐

当宝宝黄疸较轻时采用母乳喂养,黄疸较重时可改为配方奶喂养,也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通过加大喂奶频次的方法来刺激宝宝的肠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降低黄疸发生率。

不要给宝宝添加过量的水,特别是糖水,这样一方面容易让宝宝的口味变得挑剔,从而拒绝母乳,另一方面孩子的消化系统还在发育中,摄入水分过多也会增加肠肝循环,增加胆红素重吸收。

3、照蓝光

一般宝宝的血清胆红素大于15.0mg/dl时,才需要进一步治疗,也就是照蓝光,可先通过光疗把峰值降下来。

将宝宝置于光箱前应用黑眼罩(纱布裹黑纸)遮盖好双目,每小时改变一次体位以增加光照面积,应注意给小儿补充水分以防脱水。一般应连续照24小时,或间隔照10小时,歇半天后再继续照,疗程为2-3天。

原创插画,转载请授权

4、晒太阳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在家中就可以进行。对于症状不太严重的宝宝来说,晒太阳就可以退黄,因为阳光中也是有蓝光存在的。但要注意不要隔着玻璃,那样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温度很高了,那不妨就让宝宝裸体享受日光浴。照射中应注意遮盖住宝宝的双眼,以防刺激。

怎样预防母乳性黄疸?

1、新生儿早期鼓励多加喂奶,保证足够的乳汁摄入量,这能让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2、做好宝宝的保暖工作,减少感染风险,增加热量,防止黄疸加重。

3、坚持多次少量喂奶的原则,这既是解决办法也是预防手段,主要是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以此减低黄疸发生几率。

4、黄疸是很多新生儿必经的一道坎,家长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认识。在孩子出生后密切观察其黄疸状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最后,其实很多病最先表现出来都是黄疸,比如母子血型不合的溶血病、遗传代谢病、新生儿的败血症等,发现黄疸宝宝有精神萎靡、频繁吐奶或者其他严重症状时需立刻就医,不要被黄疸的表面症状给掩盖过去了。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用治疗吗?

母乳性黄疸

大约有1%母乳喂养的宝贝,可能发生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原因,是由于母乳中一种酶和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中吸收增加而引起的。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刚开始往往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在一起,但在出生2周左右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黄疸持续不退或又缓慢加重。

如果宝贝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但全身状态仍然很好,一般考虑是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3天,如果黄疸减轻就可以确定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如果较轻,可以让宝贝继续吃母乳;如果较重则要暂停几天母乳,待黄疸减轻后再恢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renqun/240333.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