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孕网 > 养生频道 > 人群养生 > 小儿肠套叠发病年龄 肠套叠多发于几岁小孩

小儿肠套叠发病年龄 肠套叠多发于几岁小孩

日期:2023-05-17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18+

本文内容大纲:

  • 1、儿童肠套叠是怎么引起的
  • 2、小儿肠套叠
  • 3、多大的小孩会肠套叠,便血是何种原因造成的?

儿童肠套叠是怎么引起的

一般婴儿出现肠套叠有非常明显异常哭闹,不管怎么哄,孩子都出现振发性异常哭闹,一旦发作起来哭闹很难停止,也呈间歇性的,另外孩子会出现呕吐的情况。呕吐物一般为胃内容物,有的时候含有胆汁,甚至吐的比较严重,呕吐大便一样的物质,观察比较仔细,在孩子的腹部能摸着明显的包块。肠套叠是婴幼儿急诊最多的一个疾病,发病年龄一般在4-10个月之间,它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包括:

1、4-10个月的小孩饮食在发生改变,这时正是添加辅食的时候,外来食物可能会引起小孩过敏或者引起肠道紊乱;

2、病毒感染也会影响肠道紊乱,使肠道亢进;

3、小孩子本身回盲部结构异常,其回盲部的比例比成年人大,如果回盲部结构异常容易引起肠套叠;这种类型肠套叠,最大的特点是肥胖儿、营养状况好的小孩子容易患。小儿肠套叠是指一小段肠管嵌入另一段肠管内导致肠梗阻。肠内容物不易通过,多见于婴幼儿。原因包括很多:感染性因素,比如细菌、病毒的感染可以导致肠套叠。冷热刺激、饮食不当也可以引起肠管不规则蠕动,进而引起肠套叠。肠道本身的病变也会引起肠套叠,比如肠道畸形、肠道肿瘤、肠息肉等。对于肠套叠的治疗主要是空气灌肠,大部分肠套叠的患儿可以通过空气灌肠解除套叠,若不能恢复需要手术治疗。(1)饮食改变

生后4~10个月,为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由于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

(2)回盲部解剖因素

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婴儿90%回肠瓣呈唇样凸入盲肠,长达1厘米以上,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肠蠕动易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

(3)病毒感染

系列研究报道急性肠套叠与肠道内腺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有关。

(4)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

由于各种食物、炎症、腹泻、细菌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痉挛,使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或逆蠕动而引起肠套叠。

(5)遗传因素

有些肠套叠患者有家族发病史。

(6)先天性肠管畸形和其他器质性疾病

如梅克尔憩室、先天性肠重复畸形等都会成为急性肠套叠的诱因。

2.慢性复发性肠套叠

多见于年长儿及成人,其发生原因常与肠道存在气质型病变而引起的继发性套叠,肠管器质病变常见有肠息肉、憩室、重复畸形、紫癜血肿、肿瘤及结核等。

小儿肠套叠

肠能够帮助我们吸收食物,对于小儿来说同样也是如此,刚出生的小儿各方面的身体器官都没有发育成熟,此时很容易出现一些疾病,其中有些人有小儿肠套叠的情况,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关于小儿肠套叠吧。

小儿肠套叠的典型症状

小儿本来肠道就非常的脆弱,一旦没有呵护好,难免就出现问题,其中小儿肠套叠的典型症状是什么呢?

肠套叠是婴儿最常见的急腹症,所谓的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另一部分内,形成肠梗阻,如超过24小时,会使血液循环受阻,进一步发生肠坏死,威胁小孩的生命安全。临床表现是突然无任何原因,发生小儿大声哭闹,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可以去医院空气灌肠,有的需要手术。

小儿肠套叠,多发生在4个月到两岁之间,这个病95%都是原发性的,只有5%是继发性的,继发性的肠套叠大多数年龄都是两岁以后,典型的症状有:第一是腹痛,腹痛是有规律性的,阵发性的腹痛。第二是腹部包块。第三是血便,果酱样大便。这是3个典型的症状。治疗基本上都是采取这个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如果灌肠不能复位的话,就需要手术。

小儿肠套叠是如何引起的

有些小儿得了小儿肠套叠,但是家里人感觉平时已经够注意的了,那么小儿肠套叠是如何引起的呢?

当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婴儿90%回肠瓣呈唇样凸入盲肠,长达1厘米以上,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肠蠕动易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

其实小儿肠套叠的病因其实还不是很明确的,大部分都是因为孩子的是回盲部固定未完善导致的,也有的是因为小儿上呼吸道炎或者是腺病毒感染引起的, 还有一些极少数的是因为先天肠管畸形或肿瘤引起,还是要积极的避免急性肠套叠,做好预防措施。

小儿肠套叠怎么治疗

小儿的身体非常的脆弱,一旦得病就应该及时治疗才对,如果得了小儿肠套叠的话,应该怎么治疗呢?

空气灌肠具有快速安全、操作更简单、并发症更少、射线照射时间更短等优点。因能够准确获知灌肠压力大小,故有更高成功率。特别是一旦穿孔,钡剂灌肠危害严重。目前国内已普遍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法,复位成功率为75%~94%。若首次复位不成功,可在麻醉下再行试灌。

保守治疗一般用于发病48小时以内,患儿一般情况较好,套叠不重者,目前包括X线透视下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在B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及应用纤维结肠镜气体复位等。复位后患儿常安然入睡,腹胀减轻,肿块消失。

小儿肠套叠大便的特点

一般小儿肠套叠能够表现在小儿的大便上,大便是有一定特点的,能够帮助家里人进行判断,那么小儿肠套叠大便的特点是什么呢?

小儿肠套叠根据不同的病情,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表现,首先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腹痛,发热,大便形状的改变,可能会出现血水样便,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肠坏死,出现果酱样大便,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肠套叠一旦形成,仅有很少一部分的小肠套叠可以自行复位,形成暂时性小肠套叠,而对于套路结肠或复套的,一般不能自行复位。由于鞘层肠管持续痉挛,致使套入部肠管发生循环障碍,初期静脉回流受阻,组织充血水肿,静脉曲张,粘液细胞分泌大量粘液进入肠腔,导致肠管壁坏死,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以肠穿孔和腹膜炎。

多大的小孩会肠套叠,便血是何种原因造成的?

妈妈们都知道,观察宝宝的便便很重要,一旦便便出现什么异常,很有可能暗示宝宝身体出了问题。在宝宝的异常便便中,血便就更让爸妈揪心了。而这个血便背后,有个很常见的“凶手”——肠套叠。

肠套叠是一种小儿常见的临床急症,是由于一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导致不全或完全梗阻以及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这就像一条软水管,其中一截套到另一截里面了,水被堵住了。当然,肠道不同于水管,不仅仅会发生堵塞,肠系膜血管受压、肠管供血障碍还会导致肠壁瘀血、水肿、坏死,甚至会发生休克或死亡。

该病的发病年龄自3天至13岁都有可能,但发病高峰一般在4月龄至3岁。

“凶手”的四大踪迹

破案片中,凶手作案之后,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肠套叠也不例外,也有些症状会暗示它的出现。

阵发性哭闹:这往往是由腹痛引起的,宝宝可能会缩住双腿,或用手抓腹部位置,面色苍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后,腹痛缓解,安静或入睡。然而,间歇10~20分钟又反复发作。

呕吐:宝宝在哭闹时伴有呕吐,最初可能是乳汁、乳块和食物残渣,之后的呕吐物可能会含有胆汁,晚期还可能吐出粪便样液体,说明有肠管梗阻出现。

血便:这是非常重要的症状。最初,宝宝的大便可能正常,但之后就出现少便或无便,6~12小时之后,排出果酱样黏液血便。

腹部包块:医生检查时,往往会在宝宝的右上腹肋缘下,摸到包块。

宝宝虽然肚子痛,很难受,却不能清楚地表达。这个时候,爸妈务必要“察言观色”,了解宝宝想告诉你什么。

那些可能的高危因素

肠套叠发病原因较多,95%以上病例为特发性,可能与饮食改变、人工喂养、腺病毒感染有关。2%~5%为继发性肠套叠,继发于肠炎、肠壁血肿、肠重复畸形、肠息肉、肠恶性淋巴瘤、肠淋巴结肿大、急腹症手术后、梅克尔憩室等。

在研究中,肥胖儿占肠套叠患儿76.7%,其原因是肥胖儿的血清胃泌素较正常儿明显增高,而高血清胃泌素水平是诱发肠套叠的因素,因而可以认为肥胖是肠套叠的好发因素。

其次,人工喂养过早代替母乳喂养,代乳品种类过多,导致肠蠕动异常。由于牛乳蛋白质成分高,比人乳更能增加胃泌素的释放,当患儿肠道无法立即适应这种食物刺激时,便会导致肠功能紊乱,继而可引起肠套叠。

部分患儿肠套叠发病前期伴有感染,如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致使肠道感染病毒后,肠管蠕动不协调或局部处于相对痉挛状态而被套入邻近肠管。

另外,在天气骤变时,肠套叠发病率也增高。这是由小儿肠道发育尚未成熟,交感神经发育迟缓,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失调所引起。

因此,那些肥胖的、人工喂养的小儿在天气变化异常时,若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腹痛、腹泻、哭闹,即使未见血便,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空气灌肠通肠道

当小儿诊断为肠套叠时,父母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治疗常用的方法有空气灌肠法、超声引导下水灌肠复位法以及手术治疗。

空气灌肠法是在X线透视下对肠管注入气体,利用气压原理推移套头,并逐渐向回盲部退缩,直至完全消失;超声引导下水灌肠复位法原理大致同前,只是将肠管注入合适水量,利用水压进行复位。

可是部分患儿本身病情较重,且家长发现病情已较晚,甚至有超过48小时的患儿,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利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治疗较为困难,复位率较低,且发生气腹、肠穿孔等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高,此时应配合医生的治疗意见,果断采取手术复位,不可耗费时间而延误病情。

当然,无论是空气灌肠、超声引导下水灌肠复位,还是手术复位,部分小儿都有肠套叠复发的可能。因此,家长发现孩子又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或烦躁不安的情况时,须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感染性腹泻:病毒或细菌感染造成的腹泻,有时也可能是进食不干净的食物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腹痛和便血。

肛裂:肛裂从新生的宝宝到较大的儿童都会出现,主要是由于便秘引起的,便秘时由于大便较硬,在宝宝拉大便时损伤宝宝肠道造成的。肛裂的主要表现是宝宝不愿意拉大便,拉大便时费力,疼痛;大便上面有血丝或擦屁屁的手纸上有血丝。

牛奶蛋白及大豆蛋白不耐受:这种情况一般在婴儿期出现,多见于吃配方奶的宝宝,有时吃母乳的宝宝在母亲喝了牛奶或吃了豆类制品也会出现。主要是由于宝宝对牛奶及大豆中的蛋白不耐受引起的,表现为呕吐、腹泻及便血。

其它非常见的原因:炎症性肠病,肠道息肉,肠肠套叠等。

宝宝便血应及时就医

尽管宝宝便血大多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一旦宝宝出现便血,还是应该及时带宝宝就医,以确诊便血的原因,及时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如果宝宝便血是由于便秘造成的肛裂引起的,则应该改善宝宝的便秘情况,多吃些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建议用些水解的奶粉;如果是感染性腹泻,治好腹泻便血自然就好了;如果是其它疾病则应对症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renqun/226287.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