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0-02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498+
生活有规律
家庭和睦
心态乐观
他们的生命都已超过一个世纪,虽然经历了风吹雨打却依然健康。他们是百岁老人,他们是家人的“快乐宝贝”,也是许多人效仿的对象——他们怎样吃?怎样睡?怎样养生?……在这个重阳节到来之际,《沈阳日报》和市老龄办带来了七位百岁老人送给全市老年人的节日祝福,也带大家走进他们的生活,探寻他们的长寿秘诀——
张春台,108岁
长寿关键词:白菜·豆腐·跑步
早晨5时30分,青年公园里,晨练的人们时常会看见一位清瘦的老人在慢慢地跑步。“这老爷子真精神!应该有七八十岁了吧?”每到这时,就会有知情者提高了声音搭茬儿:“哪儿啊,他都108岁了!”
这位老人就是张春台。相对于他的年龄,他的外貌相当具有“欺骗性”——头发是黑的,胡子也是黑的,脸颊上只有两点小小的老年斑,并且只有开心笑的时候,额头上才会堆积起明显的皱纹——这样一张脸,任谁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位“世纪老人”,而且,居然还能天天早起跑步!
“人一老啊,这个腿就会先不听使唤,你让它往东它偏往西,所以锻炼腿很重要。”张春台老人解释说跑步是为了防止腿部衰老。他双手扶住膝盖,让双腿左绕半圈又右绕半圈地演示给记者看,“现在的年轻人,天冷的时候也露着腿,不知道保护,等他们老了,就知道腿不好该有多难受了。”为了让自己保持年轻,张春台老人每天晨练要跑一两公里的距离,“到时间就得出去,要不就像有啥事没做似的,就是下雨天我也得打着伞出去转转。”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就是冬天绝不能出去跑,只在家里的大阳台上做做操,“雪天地滑,咱们老年人安全还是最重要的。”
老人对自己的起居饮食也有要求。当记者问老人喜欢吃什么的时候,他说:“我这辈子就爱吃素菜!白菜,豆腐,粉儿。”就是这三样菜,老人吃了大半辈子也没吃够,而且吃得有讲究,叫“吃有定量”。这个量,就是每顿饭只吃个七分饱,油腻的少吃,从不贪嘴。早餐时,老人会时常改善一下,“来碗豆浆喝,对身体好。”老人的起居同样讲究,叫“睡有定时”: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9点准时睡觉。
老人如今和三儿子、儿媳妇一起生活。他的儿媳妇告诉记者说,老人现在的身体比自己的儿女都强,“他一辈子没得过什么大病,到老了脑子也不糊涂,看电视啥的全都能看明白。”
“我现在就爱看新闻!”张春台老人立即接过话茬儿,还从身后拿出一张《沈阳日报》,对记者说:“我看报纸上说十七大召开了,我们党领导得多好啊!我想我也该为社会做点贡献才对,把我的长寿秘诀告诉大家,让大家一起健康长寿多好!”
韩进宝,101岁
长寿关键词:唱评剧·好心情
韩进宝老人有七个儿女,大多做生意,“大家一忙,也就没有时间陪他。”老人的小儿子告诉记者,几年前,兄弟几个把父亲送到了离自己家不远的沈阳市沈河区老年人休养中心,“我们和爸说先住着试试,不舒服咱还回家。”谁知,老人一住进去就不愿意回家了。
“这儿多好啊,吃现成的,住现成的,啥都不让人操心。”韩进宝老人说,最重要的是有人陪自己玩儿。“儿子都忙,我一个人在家没意思。这儿有挺多老伙伴儿,和我说话聊天还能打牌,心情好!”
韩老这辈子不吸烟,不喝酒,就有一个爱好——唱评剧,没事的时候就去附近公园和那里的老人一起唱。“我年轻的时候就爱玩,现在玩着心情更好!”“那请韩老唱一段怎么样?”记者要求道,没想到韩老居然扭捏起来:低着头,双手绞着,流露出孩子般的神情说:“我唱得不好!”
“唱一个吧!唱一个吧!”和他同屋的两位大爷也鼓励他说。“嗯!”老人很是认真地低头想了一会儿,说:“那我就唱一个《桃花庵》吧!”显然,他挑选了自己最拿手的段子,而且真的唱起来后就停不下来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表演当中,陶醉的神情让大家忍俊不禁。
黄玉珍,101岁
长寿关键词:儿子好·感谢党
记者来到黄玉珍家里的时候,其所在的沈河区宝石社区的社区干部和沈阳市回民医院的大夫正在给老人体检。“心律正常!血压正常!”听到自己的身体一如从前的健康,黄玉珍老人的脸上笑出了菊花:“感谢党啊!”黄玉珍老人的儿子左俊忠和左俊臣陪在母亲身边,他们说,母亲虽然是低保户,但心里一直十分满足,每天带她出去晒太阳的时候,她总要说“感谢党,感谢国家。”一颗感恩、知足的心让老人没有烦恼,健康快乐地生活着。
“我最喜欢吃饺子!我儿子每天都给我买饺子吃,他先让我吃,我吃完了他才吃。”老人哈哈笑着,显出很满足的样子,身上的大红唐装映着满脸的喜庆。“就是偶尔有一天吃的不是饺子,我也要和别人说我吃的是饺子。现在生活这么好,有什么不知足的?”在老人心里,这个“饺子”代表了很多很多:是喜欢的食物,是儿子的孝顺,是天天过大年一样的好生活。
李自学,102岁
长寿关键词:葡萄·绿茶·早睡早起
和李自学老人见面的过程很曲折,每次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家人都说老人出去散步了,一天三四趟,天天不间断。好不容易见到了,家人说老人的生活方式似乎颠覆了一般的长寿理论,“他喜欢吃肥肉,吃粘食,还抽便宜烟,给他好烟也不抽。”
李自学老人有点沉默,任凭晚辈们给他做代言人,自己只是点头。“他就是生活挺有规律的,早上6点起,晚上8点半睡,也不看电视。再有就是爱吃水果,一年四季都要吃葡萄,还喜欢喝绿茶。”家人给记者看老人喝水的瓷杯子,那哪叫杯子呀?简直就是个小缸!“一天至少两大杯,再有就是老人心态挺好的。”
说到心态,李自学老人终于说话了,他先是重重点了一下头,然后说:“人要知足,一辈子都要做好人!”
李再白,104岁
长寿关键词:魔方·自理·坦荡
记者一大早赶到李再白老人的家,刚坐到老人对面,双手就被她紧紧地握住了。“孩子,你的手太凉了,天多冷啊,你应该多穿点!”老人的耳朵有些背,所以也听不见记者说什么,只是自顾自地给记者暖手,这位慈祥的老人让人感到了无限的温暖。
“我妈也没有什么长寿秘诀。”老人的儿子付国维说,“她和其他人的生活一样,早上五点多起床,晚上八九点钟睡;吃饭的时候,大伙吃什么她就吃什么,不挑食也不吃补品。她从不暴饮暴食,不吃过冷过热或者油大的东西。到现在我妈的胃口特别好,你都想象不到,干饭有时候她能吃一碗多。”
“您平常都喜欢干点什么啊?”记者问。老人摸出一副牌和一个魔方,“摆摆牌,掰掰魔方!”这两样东西在帮老人打发时间的同时,也维持着她的大脑运作。付国维告诉记者,家里的每个人老人都记得,哪个孩子什么时候该来了,哪个孩子什么时候有事情了,她甚至会提前提醒儿子。
李再白老人是这次所有采访对象中,唯一曾经得过病住过院的百岁老人。“得了病别害怕!”老人简单地说着那段经历,好像那段病痛与自己无关。如今虽然上了年纪,老人依旧坚持洗自己的内衣裤,缝补破了的衣服,有时还扫一扫家里的地面。“一辈子心搁正,啥都不怕!”
王彤芳,104岁
长寿关键词:大头菜·菠菜·看球赛
104岁的王彤芳老人喜欢看足球比赛。不仅仅是足球,排球、乒乓球……凡是有中国队的比赛老人都喜欢看。她和儿子一起住,每次看比赛的时候,都拉着儿子一起看,看见中国队赢了,就大笑着鼓掌,坐在一边的儿子也就陪着老妈一起鼓掌,搞得热热闹闹的,就像自己真的到了现场一样。
王彤芳老人的眼神儿其实挺不好的,可就是看不着影儿也要坚持听个声儿。为啥?老人说:“中国队赢了我就高兴,哪怕就只能听个声儿!”
一般看完电视,老人也就该睡觉了,这时候老人的儿子就该忙活上了:一定要给老妈用热水烫烫脚;老妈喜欢吃甜的,晚上得固定给老妈热牛奶喝,牛奶里要兑上葡萄糖粉。等到第二天一早老人醒了,早餐要给预备点稀粥。“我妈特别喜欢吃大头菜和菠菜,这两样菜不间断,还喜欢吃点肥肉。”
儿子的孝顺让王彤芳老人很满足。她有点自豪地说:“我已经五代同堂了,不管哪一个都听我的话,我说啥他们都听!”
何文章,113岁
长寿关键词:爱学习·平常人·好心态
“这么多年,一直有人来问我爸爸长寿的秘诀。其实有啥秘诀?他就过着最平常人的生活。”何文章的儿子何长安说,他这个113岁的老爸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零食;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是规律,起床要出去锻炼;一天三顿饭,大家吃什么,他就吃什么。“要说长寿也就是生活有规律,心态好一点,平常人都能做到。”
两年前,家住铁西区十马路的何文章老人每天早上去劳动公园锻炼的时候,身后总是跟着许多六七十岁的“年轻人”。他怎么做,这些“年轻人”就照着怎么做。
“前两年,我爸坐床沿没坐好,滑到地上摔坏了腿,不过现在每天仍然自己扶着轮椅出去锻炼走走。”何长安说到这里有点遗憾。
“我儿子孝顺!”老人满意地告诉记者,“儿媳妇也孝顺!我还摊上了一个好老伴儿,赶上了好时候!”老人拿出一张照片,看着上面正和孙女一起戏水的自己说,“这不是我么,我在植物园,多好啊!自己走去的呢!”
何长安说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个农民,没正经八百地上过学,老了反而来了学习的劲头。“他看《晚晴报》和《沈阳晚报》。”何长安指指墙上,那里挂着老人集成册的报纸。“每天的报纸要看两三遍,看完就给我们讲。”
“老爷爷,报纸你都能看懂么?”
“看不懂的就问我儿子,我不装懂!多记几遍就记住了,我现在脑子一点不糊涂,可好使了!加上不愁吃不愁穿,啥都好,我觉得我还挺年轻的呢!”
本报记者王靖瑄/文王涛/摄
编后
记者从沈阳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沈阳市目前有180多位百岁老人,他们不仅仅是给家人带来快乐的老寿星,也是社会的一笔财富。几乎每个人都羡慕他们的长寿,对他们的生活也很好奇。可当采访过七位百岁老人之后,我们发现:健康长寿似乎并没有什么秘诀。
七位老人的家庭都非大富大贵,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他们都有孝顺的儿女——这一点是每个身为儿女者都应做到的;他们不挑食,不熬夜,有规律地生活——这是大家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的教育;他们坚持锻炼、看报纸……让身体和大脑始终保持活力——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求自己做好人,要感恩,不畏惧病痛——这是每个人都懂的浅显道理……这一切组合到一起,不过就是平常人的生活,正确的生活态度。然而,就是这个“平常”与“正确”,也许就是生活的真谛和健康长寿的秘诀吧!
年过百岁还去砍柴
陈进超介绍,巴马人一生都在劳动。“有些90岁以上的老人,虽然儿孙满堂,不愁吃穿,但仍要做家务,挑水砍柴洗衣做饭。他们晚上九十点钟睡觉,早晨六七点起来即开始干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生活规律,多少年了也没破坏。”
西木说他拜访的10位老人,见到第一面时几乎都是在干活,有的喂鸡,有的织布——“只有最高寿的111岁的黄卜新百岁老人是个例外,当时百岁老人正在邻居家串门,百岁老人的孙子特意把他找回来。我一见百岁老人就惊讶极了,111岁了,腰杆儿笔直,眼不花,耳朵有一点点背。”据说3年前老人还经常上山砍柴呢。
巴马老人心态特别好,西木在当地遇到一位103岁的百岁老人,身体特别好,子女非常孝顺,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后来才知道,老太太一辈子没有生过孩子,和她住在一起的,是她丈夫第二个妻子留下的孩子们,“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他们没有血缘关系。”
巴马老人照样吃肉
按照以往的说法,巴马人主要吃素食,几乎不吃肉,而西木拜访的许多位老人都吃肉。
“过去吃素多,那是因为生活贫困,没肉可吃,现在有肉了,当然要吃。”巴马目前最高寿的111岁的黄卜新老人,两三天吃一次肉,一周吃一次鱼。有位103岁的老太太,最喜欢用生菜包着煮熟的鱼吃,吃得香极了。
巴马有香猪、黑山羊、油鱼、土鸡及土鸭,都是老人们爱吃的肉食,只是吃法和城里人完全不一样,几乎从来不炒、煎、炸,只用清水煮熟后切着吃。“白切”成了这里最常见的吃法,不放任何作料,最多蘸点盐。香猪是当地一种体小肉嫩瘦肉多的特产猪,每只猪只有20~30斤;油鱼是巴马盘阳河的特产,煮时不放油也很香。
“本着保全营养和减少毒素的原则,烹调方法从优到劣的顺序依次为:生、蒸、煮、炒、烤、炸,调味品越少越好。”西木分析说,“所以虽然吃肉,但是巴马人的吃肉方式比城里人健康得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jibingyufang/418231.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