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9-01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669+
你知道吗?你的生活正在不经意间变咸,而且“咸”得过分!膳食专家指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盐的摄入量为6克,但大多数人都远远超过这个标准,吃盐太多容易引发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增加患胃病、骨质疏松、肥胖、肾脏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减盐你准备好了吗?
你知道吗?你的生活正在不经意间变成,而且“咸”得过分!
最近一次居民膳食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日常膳食中盐的摄入量超过合理摄入量的100%.甚至更多,你可能不曾想象,我们为此已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日常生活中那种神奇的“白色晶体”让我们陷入了这样的困局,也不要怀疑我们正处于一个四面楚歌环境中的真实判断,无论你是否已经有所认识,也不论你是否决定改变,从这一刻起,确实应该做点什么了!
“咸’不是盐的全部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 000年,我国古人就已经学会海盐煎煮技术。由此可见,盐的食用在人类生存史上有着悠久历史。在盐发现早期,它并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仅仅是因为它具有防止食物腐烂特性而被大家所关注并使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盐认识更加具体,除防腐功用外,其杀菌、消毒功能也逐渐被发现,同对,盐本身所带来的神奇味觉感受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习惯,以至于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之一。
从盐的主要成分来看,氯化钠占99%以上,可以说,盐是我们生活中钠元素的主要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盐对于我们身体而言只能提供钠这样一种物质。从全球盐的应用研究来看,一些国家在盐中加入碘、硒等数量元素制成的碘盐、硒盐等能够有效补充微量元素,其覆盖人群广也是一条解决健康问题的途径。杨月欣:盐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从近年对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来看,我国居民饮食中盐的摄入量严重超标,北方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为14 g左右,南方为12g左右,这一数字远远超出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的基本态势。
盐的过量摄入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知晓率为***治疗率为***,控制率为***与20世纪90年代的***、***、***、***相比都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地区,很多人出现头晕等高血压症状表现后,不及时去医院就诊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使农村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明显提高。从居民饮食营养现状评估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调查情况来看,盐的过量摄入与此有着密切关系。
目前,我国居民营养健康问题正面临着双重挑战:—方面营养摄入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彻底的解决;另一方面因为膳食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高盐所造成的慢性病高发问题相对突出,除引发商血压以外,还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增加患胃病、骨质疏松、肥胖、肾脏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食盐也要有科学
就目前而言,减盐是确保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盐摄入量为每人每天6g,这一数字的制定是以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科学支撑,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盐的摄入量越高,他的舒张压和收缩坟越高,患高血压的风险就越高;另一个重要的科学依据是人群干预,它的具体操作方法为:限制盐的摄入。比如一组人原来每人每天摄人20g盐,现在限制每人每天只能摄取6g盐,一周后观察,这组人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会明显降低,以此为基础,最终确定居民膳食中盐的摄入推荐量。
盐摄入量的多少对人体继康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居民盐摄入推荐量的制定充分考虑了钠元素在身体中的基本功能,比如它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作用和参与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作用等,推荐摄人量能够满足人体对钠的需求,维持人体机能健康运转。同时也充分考虑到钠的摄入与排出关系,比如尿液和汗液的排出量与摄入比例等,这些都是有着严谨科学依据的,日常生活中,重体力劳动者出汗比较多,所以相应的盐摄入量应该多一些。
你知道吗?你的生活正在不经意间变咸,而且“咸”得过分!膳食专家指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盐的摄入量为6克,但大多数人都远远超过这个标准,吃盐太多容易引发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增加患胃病、骨质疏松、肥胖、肾脏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减盐你准备好了吗?
你知道吗?你的生活正在不经意间变成,而且“咸”得过分!
最近一次居民膳食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日常膳食中盐的摄入量超过合理摄入量的100%.甚至更多,你可能不曾想象,我们为此已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日常生活中那种神奇的“白色晶体”让我们陷入了这样的困局,也不要怀疑我们正处于一个四面楚歌环境中的真实判断,无论你是否已经有所认识,也不论你是否决定改变,从这一刻起,确实应该做点什么了!
“咸’不是盐的全部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 000年,我国古人就已经学会海盐煎煮技术。由此可见,盐的食用在人类生存史上有着悠久历史。在盐发现早期,它并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仅仅是因为它具有防止食物腐烂特性而被大家所关注并使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盐认识更加具体,除防腐功用外,其杀菌、消毒功能也逐渐被发现,同对,盐本身所带来的神奇味觉感受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习惯,以至于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之一。
从盐的主要成分来看,氯化钠占99%以上,可以说,盐是我们生活中钠元素的主要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盐对于我们身体而言只能提供钠这样一种物质。从全球盐的应用研究来看,一些国家在盐中加入碘、硒等数量元素制成的碘盐、硒盐等能够有效补充微量元素,其覆盖人群广也是一条解决健康问题的途径。杨月欣:盐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从近年对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来看,我国居民饮食中盐的摄入量严重超标,北方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为14 g左右,南方为12g左右,这一数字远远超出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的基本态势。
20世纪70年代的一项研究发现,我国彝族地区的居民没有食盐的习惯,他们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很低,基本卜没有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彝族居民不需要吃盐,而是他们的摄人方式与我们印象中“盐粒”的直接摄入不同而已。
过去,我国居民盐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做菜时加进去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包装食品在日常饮食中的比重越来越重,在外就餐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无形中人们摄入盐的途径越来越多,而这些已经变化的行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盐,不仅仅是厨房盐罐里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白色晶体:我们平常吃的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盐,比如面粉、肉类、加工食品等。以面包为例,110g面包含有450mg左右的钠,吃200g面包,人体每日对钠的一半需求量已经满足了,再加上从其他食物中摄取到的盐,这一天的摄入量可能就已经超标,更别说还要食用白色颗粒的盐了。日常生活中盐的摄人并不一定要完全依靠那“神奇的白色晶体”,酱油、味精、咸菜等也都大量含盐,从这个意义上看,即使不直接食用盐,平常吃的食物中所含的盐分也足以保证人们对钠的需要。
改变是为了了更健康更多彩
杨月欣:减盐,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有意识再到行为的改变需要很长时间,这也是人们在减盐过程中遭遇的最大自我挑战,“减盐不减成”几乎是所有人的期盼与梦想,但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减盐,一种方法是烹饪中少加盐,另一种方法是用其他味道代替,不要一味追求“咸”,建议改“减”为“变”,试试“成”以外的口味。比如今天做的菜味道偏甜、明天可以偏辣些,尝试多种口味,亦可增加做饭的乐趣。
马冠生:减盐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循序渐进至关重要。不一定要从12g一下子减到6g,但可以从12g先减到lOg,再减到8g.然后少—点、再少—点。尽管在刚开始减盐时,可能会感到饭菜的味道清淡无味,但只要有意识地去减、去适应,就一定会把盐摄入量减下来。在减盐活动中,从“娃娃抓起”也非常重要,尝试让孩子品尝各种不同味道,避免一味吃成或者吃辣,既能避免孩子偏食,也能让孩子学会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
减盐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减少盐的直接摄入:烹调中少放盐
减少盐的间接摄入:少食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减少酱油等调味品摄入
低抗盐的实际摄入:多吃含钾的蔬菜(如菠菜、木耳、番茄、紫菜、小白菜、土豆、山药等)
改变盐的摄入特性:使用低纳盐、替代盐(咸味肽、非纳盐类替代物
碘盐有了新标准
2012年3月15日,新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在全国开始实施,新标准的最大不同是不再全国搞“一刀切”,各地可以根据当地人群的实际碘营养水平,在规定范围内浮动添加。这不是第一次调整食用盐中碘的含量。调整、改变,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但这并不影响减盐行动的实施,少一点、再少—点,生活会更多彩,更健康!
食用盐碘含量调整也是充分考虑到了国民的实际健康需求。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居民营养水平存在—定差异,此次调整经过了卫生韶专家团的反复评估,新的标准更人性化、更合理,建议在减盐过程中,注意到新变化,更台理地食盐。总之,科学减盐、健康减盐至关重要。
“苗条”老人该怎样补充蛋白质
消瘦老人为了避免肌肉衰减、体重低下,首要的是补充蛋白质。那么该如何补充蛋白质呢?
老年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是每公斤体重***克,按体重换算后,一般每天蛋白质需要量为75~100克,可从400克粮食、100克肉类、一个鸡蛋、50克豆制品、250毫升牛奶和500克蔬菜中获得。
保证蛋白质的来源应增加营养丰富并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尤其要增加奶类、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等,按照个人的饮食习惯烹制合乎口味的食物,以保证能量和优质蛋白质摄入,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
另外,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若一次进食较多食物不易消化吸收,可逐渐增加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循序渐进而不操之过急。一天可以吃4~5餐,这样既可以保证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又可以使食物得到充分的吸收利用。
女人滋补红豆比绿豆更好
中国人素有吃“豆”的习惯,像红豆、绿豆及其豆制品已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红豆、绿豆虽然同为人类健康的“卫士”,但“性情”却不完全相同,我们只有更好地了解一下这些“豆”的特点,方可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药食两用,加以调理,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中医认为,红豆性平,味甘酸,无毒,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清热解毒、通乳汁和补血的功能,特别适合各种水肿病人的食疗。现代研究发现,红豆中也含有一种皂甙类物质,能促进通便及排尿,对心脏病或肾病引起的水肿有辅助治疗作用。
而绿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绿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生绿豆水浸磨成的生绿豆浆蛋白含量颇高,内服可保护胃肠黏膜。此外,绿豆中含有的植物甾醇可通过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阻止胆固醇的合成等环节,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因而特别适合高血脂患者食用。
虽说这两种豆类各有“优势”,但需特别提醒的是,对于女性来说,红豆尤其适合。红豆富含铁质,有补血的作用,是女性生理期间的滋补佳品。按照日本的传统,在女儿月经初次来潮时,母亲都会煮上一锅红豆饭,除了有祝福女孩长成女人的意义之外,也有补充经期营养、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实质效果。
许多年轻的妈妈们常为产后乳汁不足或根本不下奶而焦急万分。在祖国传统的食物疗法中,有不少催乳验方、偏方。如气血不足引起的乳汁不足可服用猪蹄汤之类的滋补品。而对于气血壅滞引起的乳房胀痛、乳汁不下的患者,则还需红豆来帮忙。红豆有消胀满、通乳汁的功效,每天早晚各用红小豆120克煮粥,连吃3―5天即可。
结语:养生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先从饮食上下手,改变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活的更长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jibingyufang/281040.html
上一篇:炎炎夏季 4实用秘方防火去火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