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孕网 > 养生频道 > 疾病预防 > 脑中风前兆有哪些反应 脑中风的临床表现

脑中风前兆有哪些反应 脑中风的临床表现

日期:2023-05-25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26+

脑中风前兆有哪些反应 脑中风的临床表现

根据数据调查说明,脑中血管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率近年来越来越高,一直是国内主要死因之一,那么脑中风有哪些种类、症状、表现,发生之时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置方式以及居家护理等。

脑中风为老年失能主因之一

脑血管疾病是由于供应氧气与养分的脑部血管发生病变,产生脑部组织缺氧坏死,因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一般称为「脑中风」,而临床上一般可以分为暂时性脑缺血、脑梗塞与脑出血三大类。依自行研究资料显示,所有中风患者中约六-七成为缺血性脑梗塞,三成为脑出血。

根据台湾调显示,平均每天有30人死于中风,相当于每 48 分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因此脑中风在台湾是相当常见的一个疾病。 根据国内研究统计显示,35岁以上的成年人的脑中风发生率,女性约每年3.3/1000,男性则为每年4.7/1000,而针对50岁以上的 资料显示,每年发生率为5.27/1000,而50岁以上第一次发生中风后一个月死亡率约为24.5%,而若是复发性中风患者,死亡率更高达60%。

脑中风的症状

随着致病的原因不同,脑中风的症状表现也有所不同,最常见者为脑梗塞所导致的中风,此类中风出现后常会有持续恶化的情形,常见于睡梦中发作,睡醒时发现症状的出现,而脑出血型的中风常见于活动中,如情绪激动时、运动时或白天活动时期。

※临床上出现上述表现,均须立即就医做确认诊断是否为急性中风。

当患者发生中风症状时,随着中风发生部位产生不同的症状表现,当出现症状时不可轻忽,要及时就医,以获得及时的诊断与处置。

脑中风的诊断

当出现疑似中风的症状时,宜尽速就医,医师会安排病患进 行血液学检查、尿液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等,以排除因贫血、感染或低血糖等问题所导致类似中风的症状;此外,也会安排脑部电脑断层摄影或核磁共振摄影检查,以辅助诊断中风类型及确认中风位置 与严重性。

若怀疑为脑部血管动脉瘤或颈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时,必要时,还要进一步做脑血管摄影检查或脑血管超音波检查。

迅速正确处置避免中风绝境

急性中风因为必须快速诊断与处置,以降低后续失能程度,因此多数症状发生后,应立即寻求急诊医疗或神经内科医师协助。但若症状较为不易判断或是症状已经持续数天者,可就近及时至附近基层医疗院所先寻求协助监别诊断,来判断是否需要转诊协助。

尽速就医,抢救黄金期

「及时」且「快快快」是中风治疗最重要的原则,建议要熟记美国心脏学会与美国神经学会所大略区分的中风五大类症状,当突发性的出现这五种症状时,千万不可轻忽,应于症状发生后直接至医院急诊室就诊,并明确说明发生症状与发作的明确时间,提供医师参考,以取得黄金治疗期。

提供医师详细的病人病史除了尽快就医外,询问病史是医师诊治的重要步骤,病人与家属必须提供临床医师「足够的」且「明确的」资讯,让医师能快速 做鉴别诊断,尽量避免模糊不清与暧昧不明的叙述,例如:「我 猜……」、「应该是……」等说法。

虽然遇到事情发生时会惊慌,但若能提供医师足够的讯息,对 于中风的诊治是有很大助益的。

脑中风的常规治疗原则

除了脑部出血或梗塞的问题外,脑中风还可能引发呼吸道不畅通、吸入性肺炎、吞咽困难,导致营养摄取不足与频繁呛到、急性尿滞留与尿道感染等状况,均须按照病情,给予适当的照护与治疗。

家属应主动提供医师病人的详细讯息

1.症状发生的时间点,是突然发作,还是慢慢发作?

2.症状是持续恶化、维持不变或已经改善?

3.明确地陈述发生的症状。 提供病人的慢性疾病资料,尤其是心脏病、心律不整、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危险因子。

4.提供病人日常使用的药物名单与过往药物过敏病史。

把握黄金3小时

急性中风的诊断最重要的是确认中风类型,若确认诊断为梗塞性脑中风,即必须在中风症状发生3小时内的黄金期,针对适合的病患给予血栓溶解剂药物治疗,可以提升约30%症状改善的机会,能够有效减少中风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出血型与暂时性脑缺血没有特殊的黄金3小时,暂时性脑缺血也须紧急就医,但症状通常很快改善因此也常用不到血栓溶解剂。

血栓溶解剂治疗本身亦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使用时须注意患 者年龄介于18?80岁之间,且为非脑出血性中风,并需要排除对药物过敏、血压过高、血小板过低、血糖过低或过高,以及过去10天内曾动过大手术或有严重创伤等特殊状况,才能施打。

避免加重神经损伤的程度

除血栓溶解剂外,治疗的目标主要是避免再次发生中风,因此医师常会给予血小板抑制剂(如阿斯匹灵等)与抗凝血剂(如 Warfarin)等;若合并脑压上升,则给予降脑压药物,避免出现脑 水肿压迫,且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因便秘与排尿困难等造成脑压升高的行为。

治疗目标为预防再中风

急性期治疗的同时,必须控制高血糖、高体温与高血压等状况,避免加重急性中风之神经损伤程度。然而,血压控制于急性期可放宽治疗目标,医师也会根据临床状况调整,避免过度降低血压而影响脑部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缺血区域扩大。

然而,若是出血性脑中风,则会经医师评估是否需要施行手术取出血块,若排除手术需要,则治疗原则主要针对血压控制与出血原因处理以避免二次出血。

经过急性期,进入稳定期后,治疗重心便转移至预防再次中风,因此医师会评估导致中风的危险因子(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颈动脉狭窄、心律不整、抽菸、酗酒等),并给予适当的控制,以降低再次中风的风险。

恢复期则以复健疗程为主,一般复健黄金期为6个月至1年。

立即改善症状--避免加重神经损伤--预防再中风--复健训练

良好的医病沟通是复原的关键

当就诊后诊断确认是中风时,医师会先告知病患中风的原因为何,然后说明后续处理原则,大多数的中风为脑血管梗塞或是出血性脑中风两种病因之一。 

家属也可以直接询问医师治疗的原则与方向,例如:这次中风的危险性有多高、危险期多长、后续症状的变化情形、是否会有并 发症与需如何避免、后续恢复期要如何治疗、如何照顾中风的家人等。 除了上述原则性的讨论外,医师还会针对特殊情形予以说明,例如急性期血压与血糖的控制标准,患者是否需要鼻胃管灌食与尿管导尿等。 

若为出血性脑中风,诊治时常会同时会诊神经外科医师,确认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出血性中风的选项之一,与医师讨论时,须明确了解手术风险与预期预后,才可以作为是否决定手术 的参考。

中风急性期治疗常需要紧急处置,因此需要详细与医师做询问与讨论,了解后,才能决定是否要给予血栓溶解剂或是手术治疗 等,若想谘询第二意见时,就要先考量是否会导致病情延迟;而当进入中风稳定期与后续复健恢复期时,能与医师良好沟通配合是相 当重要的关键,若无法和医师建立良好关系的话,可寻求第二个谘询医师,但需要取得前一次的中风治疗过程与目前治疗方向的病历资料,供第二位医师参考。 

中风后,除了少数使用血栓溶解剂治疗的患者外,多数患者治疗目的为避免再次中风,而非治癒当次的中风问题。然而,当次中风所导致的后遗症需要一段复健疗程的治疗恢复期,因此病人必要 与主治医师建立良好沟通与较好的医嘱遵从性,对患者才有最大的助益。

药物整合居家控制更好

高龄的脑中风病人常常伴有多重疾病,并常因此导致出现多重 药物使用的机会,药物种类过多也会导致药物服用错误机率上升与 药物交互作用及不良反应机会增加,因此注意其身体有无任何不适 与对药物的反应很重要,在回诊时可以提供医师调整药物的参考。 另外,在病情稳定的情形下,透过固定医师整合所有药物也是一个 可以考虑的方向。

注意有无任何出血症状

为预防脑血管疾病,长期药物处方是必须的,因此有适当的药物遵从性才能达到预防中风的目的。药物治疗中最重要的为预防中风的血小板抑制剂(如阿斯匹灵)、抗凝血剂(如Warfarin)及降血压药物。

使用血小板抑制剂与抗凝血剂时,必须注意病患是否有出血的症状,例如:牙龈出血、肠胃道出血(如黑便或血便等)、血尿与皮肤于青等,若有这些症状时,即必须与医师讨论是否换药或停药,而抗凝血剂药物则须规则监控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必要时调整剂量,来避免出血风险。

备妥用药纪录帮助医病沟通

由于脑血管疾病属于长期慢性病之一,医师多数会开立慢性处方签,因此回诊时间多为2?3个月,不过有些长者可能因为中风后遗症导致行动不便,而不愿回诊,因此回诊时如果有身体不适与药 物不良反应的相关纪录,就更好与医师沟通了。此外,某些降血压药物会导致下肢水肿或是咳嗽等症状,而药 物剂量过高也会导致低血压或是姿势性头晕,有时也会有昏厥症 状,因此都需要详细记录,以提供医师作为调整药物的参考。若因病情需要而调整用药,须避免要求医师开立处方签,按时回诊,以减少调药后有出现不适时不易追踪不良反应的状况。

常规血液检查预防复发

除了药物控制外,脑血管疾病常会伴随糖尿病、高血脂与心脏 病等慢性疾病,这类疾病的控制也会影响脑血管疾病的复发率,因 此需要常规进行血液检验。但若需要接受空腹血糖与血脂肪(尤其是三酸甘油脂)检验时,需要空腹8小时再进行抽血,且检验前也不能服用药物,但需准备餐点,于检验后服用完饭前药物后,马上服用餐点,以避免低血糖症状的产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jibingyufang/264618.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