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孕网 > 养生频道 > 疾病预防 > 如何睡觉不打呼噜?怎样睡觉不打呼噜?

如何睡觉不打呼噜?怎样睡觉不打呼噜?

日期:2023-05-25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33+

如何睡觉不打呼噜?怎样睡觉不打呼噜?

几乎所有的男性睡觉都打呼噜,这有时候其实是一种病症。有些时候枕头太高,睡觉的姿势不对导致打呼噜,而有些人因为疾病呼吸不顺畅导致的。不管怎么说,打呼噜虽然很常见,但是如何睡觉不打呼噜呢?怎样睡觉不打呼噜呢?一起随小编看看吧。

如何睡觉不打呼噜

正确选择枕头:枕头太高了很容易就打呼噜,低了也会打呼噜,所以呢枕头不可过低过高,这样才有利于气道的畅通。当然枕头不能太硬了,太硬的枕头枕着头回不舒服,最好软一点的。

睡前喝蜂蜜、橄榄油;蜂蜜和橄榄油都有滋润喉咙的功效,使呼吸道畅通无阻,蜂蜜两勺即可,橄榄油也可以直接喝,但是不能喝太多。

睡前不要吸烟、喝酒:吸烟、饮酒会使血压升高,肌肉松弛,包括呼吸道,呼吸道变得狭窄,在抵抗力低下的时候吸烟会造成咽喉部发炎、肿胀,会堵住呼吸道,不利于呼吸,这样很容易会打呼噜了,所以睡前不要吸烟喝酒。

多喝水:干燥会造成打呼噜,多喝水可以滋润喉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打呼噜。

加强锻炼:一般来说肥胖会引起咽喉峡部的狭窄,还有就是上鄂部的息肉都会造成打呼噜,体重超标的人一般都会打呼噜,肥胖将导致软腭低垂、雍垂、舌根肥大,鼻息肉也多发。所以来说,要锻炼减肥。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减轻打鼾,平时少吃或不吃辣、刺激性食物。睡前在室内的床下放一盆水或者是洒水以保持湿度,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加湿器最好了,这样能提高室内空气的湿度,保持喉部的滋润。

侧着身子睡觉:这是对肥胖的人来说的,由于肥胖造成的软腭低垂、雍垂、舌根肥大,鼻息肉也多这些症状都导致仰卧时睡觉呼吸通道的堵塞,这样肯定会打呼噜了,所以要避免仰卧位(平躺),尽量侧着身子睡觉。

就医:有些人认为打呼噜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打呼噜就是睡的香,这就错了。偶尔打呼噜倒没事,如果严重打呼噜甚至会憋气、呼吸暂停、梦游、和白天没有精力困乏,那就建议去看医生了,因为严重打呼噜可能会造成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

怎样睡觉不打呼噜

1、花椒:

花椒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的功效。取花椒5-10粒,睡前用开水泡一杯水,待水凉后服下(花椒不服下),连服5天,可治疗打鼾。

2、漱口液:

只要在临睡前将3-4滴漱口液用温水稀释后漱漱口就可以使鼾声减弱、停止。这种漱口液中含有一种树脂油,能提高咽喉部黏膜的血液供应,使咽喉腔黏膜处于充分供血状态,软腭和悬雍垂就不会因松弛而振动,鼾声也就减弱、停止。

3、鄂托法:

找口腔医生造一个鄂托,每天晚上戴在口腔里,可以托住下垂的软腭,抵住舌头使之不致压缩,达到预防打鼾的作用。

4、玻璃球法:

把一粒儿童玩的玻璃弹子松松地缝在睡衣领下的肩叶片内,要使它能左右滑动。打鼾者一般在侧卧或俯卧时是不打鼾的,当打鼾者要转身仰卧时,就会压着后背的玻璃球,从而立即转身侧卧或俯卧,这样,鼾声就不会出现或明显的减轻。或在睡衣后背正中缝一个小口袋,里面放一个儿童最小号的皮球或网球,这样可以使打鼾者不致仰卧,也能大大减轻鼾声。

5、M形枕头:

很多习惯打鼾的人都有仰卧的睡眠习惯,于是选择枕头的时候就最好要选择M形或者是中间有凹陷形状的枕头。通常,这样的枕头更能帮助安稳的侧睡,通过侧卧的姿势保持呼吸通畅,并能固定颈部的位置,稳固你的睡觉姿势。可以避免因枕头形状不好而导致颈部受压迫,呼吸障碍情况的发生。

打呼噜的原因

1、气道狭窄:很多患者睡觉打呼噜的原因都是因为气道狭窄造成的,如气道先天发育异常、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这些原因会造成鼻、咽喉处气道狭窄,导致气流不畅导致晚上睡觉打呼噜。

2、身体肥胖:在医学上将肥胖定义为是导致睡觉打呼噜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晚上睡觉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加上肥胖患者往往颈部沉积了过多的脂肪,这种情况下咽部易造成堵塞,导致气流不畅,从而引起打呼噜患者晚上睡觉打呼噜。

3、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打呼噜患者引起打呼噜的原因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如:吸烟、喝酒等。

4、遗传:有些打呼噜患者天生就打呼噜,这主要是因为打呼噜与遗传有关,生活中很多打呼噜患者打呼噜的原因都是和家族遗传的打呼噜史有关。

5、过度疲劳:过度疲劳是引起晚上睡觉打呼噜的一个影响因素,这类打呼噜患者以工人和办公室白领居多,这些打呼噜患者要消耗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往往一回到家就进入了睡眠状态,为了多吸收氧气,减轻疲劳,会不自觉的用嘴呼吸,使得软腭等软组织部分加剧震动,引起睡觉打呼噜。  以上为您介绍的就是引起打呼噜的原因,专家表示:打呼噜的危害不仅仅是长期感到疲劳,打扰周围人的睡眠,更重要的是长期缺氧导致对机体各脏器的严重损害,可导致心律失常、血压增高、心肌梗塞、脑溢血、内分泌紊乱及精神神经疾病等甚至发生猝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jibingyufang/262741.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