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25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27+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听说过非常多的精神疾病吧,但是你了解精神障碍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究竟什么是精神障碍呢,以及精神障碍有什么症状呢?跟着小编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障碍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
1.影响人际交往能力
患有精神障碍的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玩耍中,都不同程度地丧失了正常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一种是病人的社交能力恶化,由于长期住院,他们无法与人互动。另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疾病的影响,使其缺乏人际交往的动力。患者不愿意或活动过多,在沟通过程中注意力涣散,难以集中,导致人际沟通的困难和失败。
2.失去工作和学习能力
有些病人病得很重,无法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由于生病,他们失业、辞职,丧失了生存技能。他们无法满足生活和家庭的底线。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患者通常存在语言沟通问题,主要表现为语言理解困难,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活动。患者无法理解他人所说的话,语言表达困难,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将自己的知识传达给他人,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
3.较低的社会功能
长期患病和住院往往导致患者社交功能的丧失。他们不知道在社会环境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他们无法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然而,由于患者的认知偏见或对疾病的理解能力有限,患者的家庭成员及其周围的人无法理解和控制患者的思想和情绪,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弱。
4.异常动作和行为
患者可能表现出许多不适应行为。这些行为问题包括:对自己或他人的严重身体威胁,如自伤或冲动攻击性行为,自我孤立,不与外界互动,有时拔头发,咬人等行为,喜怒无常,尖叫,虐待,生活不能自理,卫生不良。
精神障碍性疾病绝大部分患者不可自愈,病程反复、迁延难愈,极个别精神障碍者可自愈。如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去除应激因素后,短时间内可迅速恢复。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呈慢性化趋势,如不及时干预、处理,可出现反复迁延、难愈。如精神分裂症,属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主张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同时配合功能康复,尽可能的避免病情反复发作、阶梯性恶化,最终走向慢性结局,甚至走向残疾状态。
首先,药物治疗。这是治疗反应性精神障碍的常用方法。一般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给予其不同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两种,即抗精神障碍药物与抗抑郁药物。一般服用药物要控制好剂量,否则会伤害患者身心,家长患者病情。一般由自杀倾向的患者需要进行电休克治疗。而那些身体虚弱、不攻击他人的患者给予营养治疗。其次,精神治疗。精神障碍患者发病与强烈的精神创伤有一定的关系,所以精神治疗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先帮助患者分析如何对待诱发疾病的精神刺激,然后要讲明其中性质问题,帮助患者解决顾虑,多给予鼓励安慰,使患者能够自行积极接受治疗。最后,环境治疗。精神障碍患者对于发病当时的环境有明显的创伤性体验,所以为了使病情好转,医生等要尽量转变环境,消除不良的刺激,为患者提供一个新的环境,帮助患者走出以前的不愉快。而且,要避免患者记起以前的创伤,以免病情反复发作,不易治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jibingyufang/261658.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