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孕网 > 育儿 > 宝宝疾病 >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是什么?新生儿黄疸该如何预防?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是什么?新生儿黄疸该如何预防?

日期:2024-11-28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842+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是什么?新生儿黄疸该如何预防?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出生28天内),由于胆红素代谢的问题,引起血中胆红素(胆红素就是让我们觉得孩子皮肤发黄的一种物质,医学名称为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肉眼可以觉察的皮肤、黏膜及巩膜发黄为特征的情况,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的问题,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肉眼可以觉察的皮肤、黏膜及巩膜发黄的特征,发生率非常高。本病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1、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刚刚脱离母体,是一个不同于任何阶段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内胆红素代谢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不足;血液中白蛋白结合胆红素的能力比较差;胆红素排泄能力不足;肠肝循环增加(也就是说已经排泄道肠道内的一部分胆红素还会被重新运送回血液内)。

2、病理性黄疸

1.胆红素生成过多

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各种类型的溶血、感染性疾病例如肺炎或者败血症、胎粪排除延迟导致的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等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胆红素在肝脏进行代谢,最终从大小便排出体外,如果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下降,就会导致血液总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缺氧(例如新生儿窒息)和感染性疾病、特殊药物的使用(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21-三体综合征等。

3.胆汁排泄障碍

肝细胞排泄胆红素障碍或胆管不通畅,就会导致血液总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常见的病因有:新生儿肝炎、胆管阻塞或者先天胆管闭锁等。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症状

1、生理性黄疸

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最高的数值足月儿不超过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7~10天开始消退,生后2周左右皮肤恢复红润状态,其中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可延至2~4周才消退。孩子除有皮肤黏膜发黄之外,没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

2、病理性黄疸

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例如:

1.出现世间早,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

2.黄疸进展快,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

3.黄疸程度重,任意时间段检测的黄疸数值足月儿大于12.9mg/dl,早产儿大于15mg/dl;

4.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还没有消退,早产儿>4周仍不消退;

5.黄疸本来已经消退,但是又再次出现皮肤黄染;

(1)黄疸程度 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

(2)黄疸颜色 呈桔黄或金黄色,或者呈暗绿色或阴黄。

(3)伴随表现 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感染性黄疸多伴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及体征。梗阻性黄疸多伴肝肿大,大便色发白,尿色黄。

(4)全身症状 重度黄疸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反应不佳、精神萎靡、拒奶,肌张力低,继而易激惹、高声尖叫、呼吸困难、惊厥甚至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

新生儿黄疸该如何预防?

1、祖国医学认为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较为严重的黄疸,故怀孕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的食物,以防损伤脾胃。

2、母亲如曾经生育过有严重黄疸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相关的检查例如溶血方面的筛查。

3、新生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皮肤、黏膜以及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黄疸新生儿的全身情况,有无精神萎靡,嗜睡,拒奶或者吸吮无力,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密切进行心率和心音的监测,注意观察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5、注意保护新生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6、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理性黄疸得不到及时识别和处理则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尤其是胆红素进入大脑后损伤神经系统,医学上称之为胆红素脑病或者核黄疸,美国儿科学会2024年4月份建议所有新生儿出院前进行胆红素筛查,可以选择血清总胆红素检查或者经皮胆红素测量,有助于评价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根据出院前胆红素水平、出生胎龄和危险因素可以选择不用的干预和随访措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jibing/430142.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