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05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17+
宝宝发烧后很多时候,并不需要马上就去看医生,在家降温就可以了,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不用看医生的,那么孩子发烧哪些情况是大家要警惕的呢,妈妈好孕网小编为大家来分析一下吧。
1.小于3个月的宝宝突然出现发热,因有可能是严重疾病造成的;
2. 持续超过5天的发热,提示可能不是普通感冒引起的,需要查找下引起发热的原因;
3. 体温超过39℃,通过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后2个小时后仍不退热;
4. 宝宝行为发生改变:比如不爱玩耍,很少说话,没有食欲,对周围食物漠不关心;
5. 出现脱水症状:小的婴儿换尿不湿的次数减少,或大的宝宝小便的次数减少;
6. 注射疫苗后体温超过39度,发热时间超过24小时,需要找医生判断下是不是由于疫苗反应引起的;
7. 宝宝出现抽搐;
8. 感冒后宝宝呼吸加快(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9. 宝宝呼吸加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宝宝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宝宝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说明宝宝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10.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你觉得自己判断不了宝宝情况的时候,不要管上面叙述的内容,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误区一:吃了退热药就不用物理降温错!
无论什么时候,孩子发热都可以采用物理降温。
38.5°C以下可以优先采取物理降温。
如果体温上升不快,比如2个小时内从37.6°C升到37.8°C,这时不需要纠结上升0.2°C是不是很严重,只要多喝点水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体温短时间内上升得很快,比如在20分钟内从37°C升到38°C,那需要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
有一点要注意的,如果孩子体温上升很快,这种情况容易出现高热抽搐。体温快接近38.5°C时,要做好药物降温的准备。
体温超过38.5°C,已经吃药了,仍然可以继续物理降温,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误区二:用酒精擦拭降温 错!
千万不要用酒精擦拭降温。这个已经经过十几年的验证了,不能用的。酒精擦拭会引起宝宝脱水和散热不均衡。
常用的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拭浴、温水擦浴。但是要注意的是,冬天温度比较低,洗温水浴,宝宝有可能再次受凉。
其实物理降温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多喝水是物理降温,也是治疗的方法。喝水量足够,可以保证很多退热药起效,又可以让其他物理降温的方式起效。
孩子发热的时候,喉咙很痛,所以不想喝水和吃东西,我们不需要强迫孩子。可以用滴管鼓励孩子喝水。
也可以使用大的注射器(没有针头的)往孩子两颊缓慢注入水,可以多次少量地给孩子喂水。这个方法非常值得推广。
喝水最好是口服补液盐冲调的水,里面有少量电解质和葡萄糖,可以帮助宝宝恢复体力。
误区三:贴了退热贴就等于做好退热了 错!
退热贴不能退热。
有妈妈会用退热贴贴宝宝后颈、后背、大腿等地方。其实退热贴对降温其实没有多大用处的,即使贴满全身,效果可能也不大。
如果孩子发热,头疼不舒服,可以局部地帖一个在额头,可以缓解发热导致的头部不适。
很多妈妈以为帖了退热贴就不需要物理降温,也不需要吃退热药,这是不对的。所以,孩子发热,还是老老实实物理降温和吃药吧~
误区四:体温不到38.5°C不用吃药 错!
一般来说,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超过38.5°C需要吃药降温。
但是,如果孩子体温上升很快,比如20分钟内,体温从37.2°C升到37.8°C。如果等到38.5°C再吃药,可能就压不住了,体温有可能飙升到39°C或者更高。
所以对于体温急剧上升的孩子,接近38°C时就可以吃药降温。
反过来看,如果孩子体温上升速度慢,4个小时过去了,体温从38.1°C上升到39°C,而且精神状态很好。这时可以吃退热药,也可以暂时不吃药,采用更加积极的物理降温。这样子宝宝可以少吃一次药。
误区五:看医生之前不用先吃退热药 错!
孩子发热需要去医院了,可以先给孩子吃退热药。
去医院看医生,其实不是让医生给孩子退热,而是找出孩子发热的原因,看是不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之类的引起发热。
家长学习退热的基本知识后,自己也可以帮孩子退热,通过吃药或者物理降温。
误区六:吃了药没效果觉得退热药没用 错!
现在公认的、儿童退热的推荐药物是两大类,对乙基氨基酚和布洛芬。典型代表就是常说的美林(布洛芬)和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这两个都是强生公司的产品。只要是这个成份,但不是强生公司的产品,也是可以使用的。
退热药的效果跟剂量很有关系。如果剂量没有用足,可能退热效果就不好。
关于剂量推荐,可以参考和睦家广州诊所的资料,精确到不同体重孩子的用量。
泰诺林用量指导
↓↓↓
美林用量指导
↓↓↓
泰诺林更适合年纪小的孩子,因为它安全一点,而美林效果更强。
各个国家对这两种药的限制不一样。
澳大利亚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仅使用泰诺林,超过2岁的孩子才能使用美林。
在美国,6个月以下的孩子,仅建议使用泰诺林,超过6个月的孩子才推荐使用泰诺林或者美林。
选择用哪一种退热药呢?
如果宝宝发热不太严重,又是第一次使用,推荐首选泰诺林。
如果宝宝发热并有消化道的疾病,比如呕吐腹泻,这时使用美林有可能加重胃肠道脱水,严重时会影响肾功能。需要跟医生进行沟通,是否适合使用美林。美林退热效果强,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孩子不吃口服药,有妈妈会用肛门退热栓退热。原则上是可以的。
肛门退热栓的成份是对乙酰氨基酚,跟口服药的成份是一样的。
但肛门退热栓的吸收率远远小于口服药。有时肛门退热栓的剂量是2/3颗,这个分量妈妈们不好把握。所以肛门退热栓适合呕吐严重、或者拒绝服用口服药的孩子使用。
一般还是首选口服退热药。
市面上还有一些退热的中成药,我个人不太推荐。用上面两类药物就够了。
误区七:多吃几种退热药效果好,不会出现耐药性 错!
有的妈妈会问,体温超过39°C,想交替吃两种退热药。
超过39°C,正常情况是不需要美林和泰诺林交替吃的。
如果持续超过39°C,单用一种药效果不好,才考虑到两种药物交替吃。
服用泰诺林后退热了,是不需要交替服用两种药物的。
而且交替吃不是同时服用两种药物,需要间隔4小时 。比如吃了泰诺林后,4小时后服用美林,再过4个小时后服用泰诺林。两种药物在24小时内都没有用到最高剂量的话,不需要担心副作用。
耐药性这个说法不准确。抗药性是针对抗生素的说法。美林和泰诺林不是抗生素,并不会出现耐药性。
误区八:体温超过38.5°C,一定要去医院 错!
宝宝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而且绝大多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没有特效药,需要让孩子自身去恢复。所以不是凭借体温高低来决定要不要去医院。这时,我们需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精神状态非常好,无论体温多高,都可以在家观察。
判断精神状态需要在孩子退热后判断,如果在发高热时判断,可能会误判。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不好,发热第一天就需要去医院,由医生来找出发热的原因。
3个月以下的孩子免疫力非常低下。无论是什么感染,非常容易快速地扩散全身。所以,3个月以下的孩子,发热不超过38.5°C也要去看医生。3个月以上的孩子依据精神状态来决定是否要看医生,不只是看体温高低。
误区九:坚决不打点滴或者一定要打点滴 错!
关于是否用打点滴来退热,要分情况讨论。
点滴里面一般都是含有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对病毒感染是没有效果的。而大部分的发热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这时用抗生素,没有对症下药,甚至是在滥用抗生素。
如果是细菌感染,这时需要跟医生沟通了解,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即使需要使用抗生素,也尽量以口服抗生素为首选,不提倡用静脉用抗生素,也就是打点滴。
医生会根据自己的临床判断是不是病毒感染,然后才去对症治疗。
如果是细菌感染,发热持续时间比较长。
病毒感染是急性疾病,孩子在三到五天内发热,也会出现短暂缓慢下降的趋势。精神状态好,一般是病毒感染。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非常好,但是持续发热超过3天,这时建议做血常规的检查,排除下是否有细菌感染。
具体的情况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看是否需要做血常规检查。
1.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儿和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它的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以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为特点。
2. 布洛芬,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6-8小时,副作用小,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副作用相对较小。
3.阿司匹林,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相对较大。一般小剂量短时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临床常用赖氨匹林注射给药,见效快。但是小儿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综合征(一种严重疾病)的现象屡有报道,需要密切注意。
4.尼美舒利,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退热效果相对布洛芬好,但副作用相对也较大,特别是对肝脏的副作用屡有报道。已被禁用!!!
5. 消炎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较强而持久的退热效果,由于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肝功、肾脏和血液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都不采用。
6.安乃近,是一个古老的退热药物,退热效果迅速,由于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肾损伤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有在急性高热且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才用于紧急退热。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证安全。口服给药已不被采用,可使用20%溶液进行滴鼻退热。
7. 中药退热药,很多中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但由于中药退热作用缓慢,而且所含药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荐家长选用中药作为退热药物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jibing/22468.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