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1-25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196+
看着宝宝吃零食的开心样子,妈妈更加劲地把超市里花花绿绿的零食拎到家里来。关于营养方面,妈妈觉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宝宝喜欢,“吃总比不吃好”。然而,直到有一天,宝宝只吃零食不吃饭,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的时候,妈妈傻眼了。
宝宝爱吃零食宝宝喜欢吃零食,是有一定的理由的。首先,是由宝宝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宝宝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按体重计算相对地比成人多,所以要多吃几餐饭。宝宝胃肠道的容积小,消化能力相对差,吃一点胃里就满了,一次吃不了很多的食物。因此,很多妈妈从宝宝能够吃辅食开始,就在家里准备了各种零食,如面包、蛋糕、蔬菜泥、奶制品、巧克力、糖、水果、果丹皮等。
其次,袋装食品很诱人。市场上出售的花花绿绿的零食,都有很好的味觉刺激,甜、辣、酸、香等。很多袋装、盒装小零食,做工都非常考究,而且量都不大,吃过一袋之后,宝宝就会想吃另一袋。而很多妈妈是不愿意宝宝一次吃那么多的,便跟宝宝说:“过一会儿再吃吧!”这样,宝宝更馋了,常常不自觉地一天就吃下几种袋装食品。
有时候,妈妈为了哄宝宝听话,就说:“你好好地坐一会儿,回头妈妈给你拿袋爆米花吃。”或者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给你薯片吃了!”这些语言传递给了宝宝一个不良信号——零食是奖励品。零食不是奖励品。不要将零食作为奖励、惩罚、安慰或讨好孩子的手段,时间长了,宝宝会认为奖励的东西都是好的,自己喜欢吃零食很正确。
零食和正餐虽然都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食品类型,但是零食毕竟不同于正餐,有一定的弊端。首先,零食吃多了,会影响正餐,扰乱消化系统的功能,对宝宝的成长不利。其次,很多的零食也就是妈妈们常常担心的“垃圾食品”,包括糖果、膨化食品、碳酸饮料、腌制食品、方便食品等,里面含有各种各样的添加剂、油、盐、糖、味精、色素、防腐剂等。糖吃多了,只能提供热能,会导致宝宝体重超标;盐吃多了,会增加宝宝心脏和肾脏的负荷;不同口味的碳酸饮料,喝多了则导致宝宝骨质疏松。
零食虽然有很多不利于宝宝身体发展的因素,但是妈妈并没有能力让零食从孩子的生活中消失。所以,妈妈要慎重对待零食,才能趋利避害,使得零食真正成为宝宝成长的“辅助食品”。
有节制、有选择地食用零食为宝宝选择零食,妈妈们都知道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清洁、卫生、包装完整、含糖低、含脂肪少、含盐少的零食。除了这些以外,妈妈还要有节制、有选择地给宝宝食用零食,真正做到科学食用零食,让零食促进宝宝健康,而不是拖健康的后腿。
1.吃零食要把握的几个原则既然是零食,只能作为正餐的补充,所以妈妈一次给宝宝零食的量不能太多。2~3岁的宝宝,一次一块小蛋糕,饼干、豆腐干、鱼片、果丹皮之类的一次两三片,酸奶、牛奶、果汁,不要超过100毫升,煮鸡蛋只需半个。也不能不停地吃,只要在两餐之间提供1~2次有营养的零食就好了。为了不影响正常进餐,吃的时候最好是饭前2小时。
选择零食要考虑到营养成分,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的干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水果最好选择应季的品种,什么季节吃什么水果,才具有该水果所应该具有的丰富营养和香甜口感。那些使用催熟剂催熟的水果,虽然新鲜,但是催熟剂乙烯对人体有害而无利。
可作为零食的食品很多,妈妈一定要记得不要宝宝喜欢吃什么,就每天准备什么。再好的东西,吃多了就过量了,也败坏了胃口。所以,妈妈最好每天变换零食的品种,以确保各种营养成分的充分摄入。
2.有些零食不要吃有些零食很诱人,色香味俱全,可就是没有营养。比如,路边的油炸食品、马路上卖的爆米花、罐头食品等。妈妈一定要慎重对待。
第一种,路边油炸食品当下,油炸食品遍布了大街小巷。妈妈带宝宝出去玩的时候,宝宝很容易被吸引。这些油炸食品,比如炸肠、火腿、烤馒头等,虽然闻起来香味扑鼻,但是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
油炸食品在持续高温下,里面的油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特别是强致癌物“丙烯酰胺”,增加了患癌症的风险,还会影响智力发育。在油炸过程中,造成了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流失,脂肪、糖和氧化物质含量却很高,增加了消化的难度,在胃里停留时间会变长,加重了肠胃负担,会影响宝宝的消化系统健康。所以,一定不要给宝宝吃路边的油炸食品。
第二种,马路上卖的爆米花爆米花香甜脆口,宝宝很喜欢吃。可是那些用含铅的铁罐加工的爆米花,其中含铅成分很高,多吃易导致铅中毒。宝宝可以少吃点。
另外,罐头、蜜饯、饼干、果脯等零食含有较多的糖,在制作中损失了部分营养素,要限量食用。坚果类食品较有营养,但是那些加工过的,被披上了油脂、糖、盐“外衣”的坚果,尽量要少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jiankang/344819.html
上一篇: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变化
下一篇:宝宝睡前哭闹的因及减少方法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