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26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936+
男男3岁了,刚进入幼儿园不久,老师就发现他与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上课时,他不能安静地待着,总是在座位上来回移动,手脚不停。游戏时,他也不能集中注意力,总是半途而废,手里的玩具玩一下就会丢开。家长反映他在家时也是蹦蹦跳跳的,不能安静一分钟;而且很爱发脾气,他的要求必须立即满足,否则就叫喊哭闹,没有耐心;平时穿衣服、扣扣子或系鞋带时,动作缓慢,还容易扣错。后来,经专家测试,诊断出男男得了多动症。
1、表现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简称,又叫“轻微脑功能障碍”,是儿童期比较突出的行为问题,一般在7岁前出现,典型发病年龄为3岁。主要表现为:
(1)活动过多
手脚总是动个不停,在不恰当的时间、地点,乱跑、乱跳;上课时,总是坐立不安、扭来扭去,甚至来回走动或干扰其他同学;游戏时也不老实,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总是表现得非常有活力。
(2)不能专心
注意力难以集中,周围的声响等细微干扰很容易吸引其注意力,别人与他说话时,总是似听非听;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一件事情还没做完,就会去做另一件,记忆力差,总是忘记别人交代过的事情。
(3)冲动任性
情绪不稳定,波动性较大;经常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没想清楚就去做了,不顾后果;别人说话或上课时经常插嘴,有时还会干扰大人的活动;个性倔强,喜怒无常,不愿听从父母和教师的教导。
(4)学习困难
阅读、书写或计算有困难,如不能将图形中的各个部分综合为一个整体,颠倒笔画顺序,把“6”读写成“9”,把“+”写成“一”;不能较长时间持续学习。
(5)协调性差
动作笨拙,运动的协调性差;系扣子和鞋带时动作缓慢,容易出错。
以上就是多动症的一些典型特征,教师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有儿童出现以上大多数表现,就该建议家长找心理医生或专家做进一步的测试,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容易把多动和好动(即气质中的活动性强)相混淆。比较明显的区分办法是:无论孩子活动多么过度,当不准许他活动时,能安静下来的可以看作是好动;只是活动过多,而没有注意障碍的,也可以看作是好动。
有的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后,家长很担心。虽然多动症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但它也不是不治之症。如果发现得及时、治疗措施得当,症状一般都能得到减轻,不会对孩子的性格和智力发展有很大影响。只是,长时期的综合治疗比较重要,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而且,要明确指出的是,多动症是一种疾病,它不会自然痊愈,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特殊的细心照顾,特别是教师的帮助和理解。“我们真的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和体谅,多动儿是天生如此,他自己也不想这样。”这是一位多动儿父亲的呼声,他希望教师不要给他们贴上“顽皮、不听话”的标签,能够多帮助这样的孩子。那么,如果遇到多动儿,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对策
(1)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除非症状十分明显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多动儿的生活,否则最好不要用药。因为药物会产生心跳过速、反胃恶心等副作用,即使用药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合理饮食
儿童多动症与饮食营养关系密切,家长和教师要让孩子好好吃早饭,为他们准备多种食品,避免孩子挑食、偏食。糖和含高蛋白的食物要少吃,含锌、铁、铜、钙的食物要多吃。限制西红柿、苹果、橘于以及含有人工调味品、防腐剂、水杨酸酯等的食品的摄入对改善儿童多动症有帮助。
(3)教育干预
多动儿的举动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反感,经常被教师、家长和同学看作是“爱调皮捣蛋”“讨人厌”。在学校,难以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家里,也会让父母觉得头疼,不好管。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改善多动的问题昵?
提供宣泄的途径。多动儿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动,总是很有精力,家长和教师可以指导或带领他们进行各种体育训练。一方面,释放了他们过多的精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安排学习时间。由于他们要比一般儿童多休息一倍的时间,因此可以帮他们安排学习时间,如每学习10分钟、20分钟后休息几分钟。学习环境也要尽量保持安静,周围不要摆放让他们分心的东西。尽量把他们安排到前排,减少分心的机会。
自我控制训练。行为疗法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主要方法之一,自我控制训练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简单的自我命令来指导他们自己的行为。
如先让儿童观察成人大声自言自语地做作业,然后让儿童在成人旁说指导语下做作业,再让儿童自己边说指导语边做作业。如做算术时说:“现在我要做算术了,要认真细心地做。第一题是什么?7+5=?让我好好想想,7+5+等于几?啊,我知道了,7+5=12,对了,我写下来。再做第二题……”
平时也可以把儿童要做的事情写在纸上,放在一个固定的、明显的地方,时时提醒他们去完成。当儿童表现良好、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可以巩固他们做出正确行为的意识。教师和家长还要多为他们创造与其他小朋友建立和谐关系的机会,增强他们交往的信心。
总之,只要孩子的家长和老师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拿出持之以恒的爱心、耐心,多多努力,就会有希望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jiankang/324831.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