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孕网 > 产后 > 健康 > 小儿佝偻病预防和调理大揭秘

小儿佝偻病预防和调理大揭秘

日期:2023-11-16来源:妈妈好孕网人气:1005+

宝宝得了佝偻病怎么护理

佝偻病是一种多发病,多发生于3-18个月的婴幼儿。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长期日光照射不足、喂养不当、小儿生长过快、胎儿期维生素D储备不足和慢性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以及肝胆道疾患等原因都可能导致佝偻病。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易激惹、夜惊、夜哭、多汗、烦躁、食欲减退等症状。早期血钙降低,非特异性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枕秃、颅骨软化、肋串珠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患儿会进入激期,血钙、磷显著下降,血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此时可见明显串珠、郝氏沟、手镯,长骨溶钙出现“O”或“X”型腿,扁骨异常而有颅骨软化。此外,血、尿和X线片等的改变也会出现。

佝偻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可减轻或部分消失,称为恢复期。严重时不仅会发生骨骼畸形,还会有生长发育停滞、贫血、免疫抗病力下降、患病迁延不愈、病死率高等问题。因此,预防佝偻病非常重要。

预防及膳食调理是预防佝偻病的关键。在胎龄3个月时,胎儿的骨骼系统开始发育并形成乳齿,此时需要维生素D。妊娠末期胎儿迅速增长,需要更多维生素D。如果此时孕妇缺乏维生素D,胎儿在出生时就会有先天性佝偻病。

为了预防佝偻病,孕妇自妊娠开始就应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妊娠中期及晚期的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每日400国际单位。研究提示,孕28周时,一次性为孕妇补充10万-2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婴儿先天性佝偻病。

胎儿出生后应尽早(生后半小时内)开奶,吸吮乳房愈频繁,乳汁分泌愈多。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虽低,但比牛奶高,其中的钙磷比例(约2∶1)利于婴儿吸收。但从绝对量看,母乳中维生素D和钙的含量并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充以使其得到满足。

夏秋季出生的新生儿在生后第三周就可以开始户外活动了。为保护婴儿免于着凉,可在不直接曝晒太阳的情况下让婴儿露出小脸和双手,每次5-10分钟。待婴儿满月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后,可适当延长其在户外的时间,通常每隔3-5天延长五六分钟,直到每次半小时,每日两次。对较大婴儿来说,夏季在户外停留时,一般可戴小帽以保护头部不直接曝晒于日光下,而身体其他部位可分别依据气温情况完全曝晒于日光下。这样直接晒太阳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每次5-10分钟,待婴儿适应后,逐渐延长至半小时左右。月龄较小的婴儿也可以在树荫、屋檐下或开窗的室内间接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

蛋黄、奶油、肝类、谷类及蔬菜中虽然含有维生素D,但含量低,不能满足小儿需要。但若能及时添加辅食使小儿养成进食习惯,则既能补充日光照射的不足,又有利于减少小儿的药物服用量。

新生儿出生后两周起即可添加维生素D,每日400国际单位(用浓维生素AD滴剂时,按每克30滴计,两天共5滴即够),直至婴儿18个月。对低出生体重儿可于生后一周开始添加维生素D,每日800国际单位,直至两岁为止。在北方冬春季节,应给3-6岁小儿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严重佝偻病的诊断和治疗应遵照医生意见,不宜自行加大剂量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D以免造成急性或慢性婴幼儿维生素D中毒。如能晒太阳及摄食所需量的维生素D,在母乳量充足情况下,半岁以内婴儿不必另行添加钙剂。如食物中钙含量不足或婴儿为低出生体重儿,则可口服钙片以补充摄入量的不足,按元素钙计量每日200毫克即可。鉴于各种钙类制剂的吸收率一般在30%左右,因此作为长期添加的营养素,碳酸钙制剂可供选用,它含钙率高、来源充裕、经济、安全、实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babytaobao.com/jiankang/292621.html

Copyright 2005-2024 妈妈好孕网 |陕ICP备2021008751号-2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